先谈谈电影好的部分,有一些镜头确实电影的表现手法比舞剧更好——
比如说“听雨”那一段中希孟在水中的独舞,因为水这个道具的加入让整个画面变得非常的美;
又比如说,最后“入画”那一折中希孟跳舞的镜头来回穿插(回忆起他凿石、淬墨等等的镜头),让人更强烈地感觉到厚积薄发的力量,多年辛苦终始成;
再比如希孟在冥思苦想的时候,运镜中接连出现了多个不同姿势不同动作的希孟,这一段的蒙太奇手法运用的很妙;
还有就是最后展卷人和希孟对望的那一刻,我们的视角通过展卷人的背影落到希孟身上的时候,真的有一种隔空对话的感染力。
这些都是电影拍摄独有的手段,相比舞剧确实我觉得有更好的效果。
但电影里有一个非常大的瑕疵/败笔,就是我觉得展卷人那条线从一开始就表达了对希孟非常深刻的怜悯,其实我觉得这种感情反而非常之多余。
一来,本身王希孟的英年早逝跟画这幅青绿画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过度去强调对他生命逝去的怜悯本身这种感情就很别扭/站不住脚。假如没有这幅画,可能我们连王希孟是谁都不知道,至少通过这幅画他还得以千古留名。
英年早逝确实很值得可惜,但是电影里表达的诘问“如果知道自己的生命只有18岁,还会不会创作这幅画”,这种问法在我看来本身就是一个很奇怪的伪命题。——并不是因为他创作了这幅画,所以他的生命停留在了18岁(具体原因其实不明);而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只能活到18岁,那么创造一幅惊世绝作留与后人不正是另一种将自己生命永存于世的方式嘛?
二来,因为这部电影是两条线并重推进,一条线是展卷人视角,另一条线是王希孟的作画过程。因为展卷人的这种过重的怜悯的感情(基本上从一开头到结尾,这种感情就始终是一种很浓烈的状态)会影响我们观看时的情绪。
反而我觉得更好的一种方式是,展卷人一开始应该是表现出对于王希孟的好奇,这样一幅画竟然出自一个18岁的少年之手很让人好奇,然后随着王希孟的故事慢慢展开——他开始渐渐认识王希孟,了解他辛勤作画的艰辛,体会他百思不得的苦恼,欢欣他思如泉涌的灵感,欣赏他百折不挠的毅力......然后到最后才是看到他的生命永远地停留在画中的18岁,那种错愕与惋惜。
我觉得展卷人的情绪是应该陆续递进的,因为展卷人的视角其实就是我们观众的另一双眼睛;我们观众的感情需要这样一种层层递进推波助澜的效果去达到顶峰。
对于画作的惊叹和对于希孟的惋惜,这两种感情应该是同时达到的且相辅相成——正因为画作之惊艳,我们才更唏嘘于这幅画竟然成为画者之绝笔;正因为叹息天妒英才,才更觉画作之珍贵之独一无二。
而除了这个展卷人的情绪我觉得是最大的败笔以外,另一个我不太满意的地方在于电影对于舞蹈写意的去除。
举个例子,在“唱丝”那一折中,一群纺丝女工们拿着竹篓的那一段舞蹈,其实在舞剧里是非常具有诗意美的。这种诗意美很大一个来源,是类似于中国山水画当中的留白(即人物没有具体写实的动作,也没有写实的场景,留下足够的氛围供欣赏者自我想象)
而电影的败笔,恰恰就在于它的布景太实了。
背后的楼房、织机都非常的“写实”,而这些织女们的动作又才用了舞剧中的“写意”。就会让人有一种割裂感,我既无法想象她们实际的劳动场景,又不能脑补出写意的美感。只能说这也是另一个对电影小小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