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逃杀》(Battle Royale)特别版:人物篇 

             ——我挚爱的那些小妞们 

                     (文/火神纪)

是不是,因为已经可以不再负累。

 所以,我可以如此轻快地书写。不在思想。

——火神纪。题记。


...

千草贵子

“神さま、もう一言だけいいですか?”(神啊,请让我多说一句话好吗?)——千草贵子(栗山千明-Chiaki Kuriyama)。

  我是除了最熟悉的北野武大叔之外,第一个能让我一下子记住的,就是这个女子;可能是因为《杀死比尔》(Kill Bill)里那个凶悍的少女杀手留给过我印象。在这部电影里栗山所占的戏份虽说并没有她在《杀死比尔》里的份量重,但却要比那个角色更鲜活并让人怜惜不已。

  在《杀死比尔》里,跟其他更饱满的角色相比,她像一个杀人娃娃——漂亮、可爱、淘气、稚雅;但是她更像的是那种瓷制的娃娃,所以容易破碎。相比而言,这部电影里的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显得更成功;圆满而富个性。

  我实在不喜欢栗山在《杀死比尔》里的那个人物形象;之前倒是没有这种感觉,可是看完了《大逃杀》之后,这种感觉如此强烈。我曾经喜欢过那个形象——残酷、恶毒、嗜血;若非如此,她也许根本没有办法在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那么暴戾的镜头语言下博得半席之地。

  当然,这是两种风格的镜头语言。而放在某种心态下,我也许更喜欢这一种——简洁、明了、轻快;虽说同样残酷。(简洁、明了和轻快所指的只是刻画这个人物所花费的简洁笔墨,并不是说整部电影的镜头风格,关于整部电影的评论,我在另外一篇文章里写过,非此篇文章所要叙述的。)从镜头语言的运用以及整个人物的整体设计都深得我心,我着实喜欢贵子这个人物形象。

  喜欢一个人物形象,首先认可的也许是性格——如此爱憎分明、如此理智果敢、如此镇定自若。为了见自己喜欢的人可以守身如玉战斗至耗尽自己的最后一丝气力;喜欢一个并不喜欢自己的人,可是她依旧能大度地包容他,深爱他。这个剧情如果放在平常偶像剧里,也许只能用来骗骗涉世未深的小男孩小女孩罢了;可是放在生死关头里的疯狂,依旧能换上一身黄色的运动服气定神闲地奔跑在清晨中,并且以一种平常心去看待所发生的以及即将发生的事,这就显得非常难能可贵了。

  “神啊;请让我多说一句话好吗?”在自己油尽灯枯之时,她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那个男子,问他有没有喜欢的人,问他喜欢的那个人不是自己吧,告诉他他是最棒的男子——听着他说,你也是最棒的女子;满脸幸福和满足地死在那个人的怀里。

  当所有的人都注定最终死去,她选择的是一种完全另类的方式倒地——保护自己并且排除困难去寻找自己的爱人,纵然因此而受伤,可是她在她死去之前,至少把自己的心意告知他,就算他喜欢的那个女子并不是自己。

  她也并不是没有半点暴力事迹——但是,她仅仅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躯体不受玷污而进行的自我保护,并且在实施暴力之前对对方进行了再三的警告和劝诫。

  在我看来,她是带着自己的尊严并且幸福而满足地死去的;就算并不圆满。可是,谁的人生又能是绝对的圆满呢。满脸欢颜地死在爱人的怀里,这让我如何能对她不印象深刻呢。

  当大部分的人都已经开始了疯狂的厮杀,她依旧沉浸在一种完全自我的回忆或者幻想里,换上一身洁净的运动服奔跑在清晨的林间小路上。少女、长发、一身鹅黄色的服饰、对美好爱情的遐想、清晨香甜的气息、林间小道旁青草的芳香……所有的这些细致的描绘不过只是寥寥的几个镜头,却把她与众不同的气质和个性都勾勒出来了。

  她也许本来就不该是属于这部电影。我想。所以,她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死去;与众不同得有些让人惊艳。

  另类但纯洁;美好而优雅。

  贵子这个人物存在的意义,是给这部弥漫着浓烈血腥味道的电影注入了一股清新的青春气息,让这部电影不仅仅只是一味的颓杀。


...

庆子

  “最后に、ええ友达が出来てよかつた!”(最后,能和你做朋友真好!)——庆子(美波-Minami)

  可以说,庆子并不是一个以实体而存在于这部电影里的人物;而是参加第一届BR法时就已经死去了的女子。她所存在的,仅仅只在山本太郎(Taro Yamamoto)饰演的那个挚爱她的川田章吾回忆里,或者在章吾与他人谈话的内容里。

  而她出场的镜头也极少,第一次以相片出场,然后是章吾回忆时闪回的镜头里有一段,最后在章吾临死之前的回忆里又一次闪回。可是就算如此,她依旧是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之一。

  当两个人真心相爱,他们都会愿意为了对方而付出自己的一切,包括最为宝贵的生命。章吾和庆子给那些整天情情爱爱却依旧懵懂不识愁的孩子们上了最华丽最悲壮也最身体力行的一课。

  章吾是三年前第一届BR法里唯一的生还者;而他在三年前所做的所有一切,仅仅只是源于他的一个信念——他要拼死保护庆子,并且带着她一起离开这个荒岛。于是他杀死了所有人,包括射杀了自己最好的朋友。但是他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因为庆子;我不否认他所成就的一切,可是却是庆子成就了他。

  当游戏三天的时限到来,章吾并没能找到他与庆子一起离开的路途,于是他无奈地抱着庆子。章吾说:要相信一个人真的很难。因为就在这个时候,庆子的脸上挂着一个复杂之至的表情——悲凉、忧伤却坚定、幸福的笑容,然后开枪射伤了他。

  也许是因为自我保护的本能意识,或者是对于爱人信任的程度依旧不够,他却一枪射杀了庆子。奄奄一息的庆子躺在他怀里的时候,表情不再那么复杂,只是笑——纯粹的一脸安慰与幸福的快乐——她说:谢谢。

  这一段的剧情设置并不很费解;奈何,章吾却花了三年的时间来解开这个答案。

  他被迫参加了第三届的BR法。他来了,带着满腔复仇的烈火以及对庆子的愧疚之情,还有庆子最后留给他的那个他依旧无法明白的笑脸。

  章吾为何尽心尽力地帮助男女主角度过难关并且最后把他们送回了人间。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他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当年自己与庆子在面对同样危难里挽着手龃龉前行的影子。可以说,他和庆子的光华贯穿了这部电影并且远远地盖过了这部电影里的男女主角;如果没有他,以男女主角的天真稚嫩柔弱无能,根本可能一早就战死沙场无力前行了,焉能生存到最后直至逃出荒岛呢。

  是章吾造就了他们,也造就了这一切。然而,却是庆子造就了他。可以说,他和庆子的意愿存活于藤原龙也(Tatsuya Fujiwara)饰演的七原秋也和前田亚季(Aki Maeda)所饰演的中川典子两个人身上。

  我们可能想像得到三年前那场惨烈的战争,是保护庆子的信念支撑着他一直走到了最后;这是庆子对他的第一次成全。

  与其两个人一起死于项圈上的定时炸弹,不如牺牲一个人而保全另一个人。当他抱着庆子不知所措无能为力的时候,庆子其实已经毅然决然地打定了主意要牺牲自己保全他的平安。这是庆子对他的第二次成全。只是庆子知道,如果跟他照直了说他肯定不会同意;所以她采用了一种他参详不破的方式完成了自我牺牲的壮举而让他不会为此而背负太多对自我的罪责。

  如今他被迫参加了第三届的BR法,他是为了追寻庆子给他的那个谜一样的笑脸背后的真相而来,他是为了替庆子复仇而来。他的到来又成就了秋也与典子;可以说,这是庆子对他以及秋也与典子的成全。

  很多人也许不会同意我的这种观点,但是我想提醒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们说——我们在看待一个人物的作为与成就的时候,我们也许更应该正视那个成就了这个人物背后的那个人。因此在我看来,对于庆子的高度评价并没有诟病。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我觉得秋也和典子也仅仅只是作为花瓶式的摆设来凸显出章吾作为一个悲情英雄的圆满;而章吾,则只是作为一个相对更强势的花瓶式的摆设来凸显出庆子人格力量的功能圆满。

  我喜欢这个不曾正面出场的角色更甚于这部电影里其他的任何角色。自我牺牲,永远要比逞强斗勇战胜敌手更伟大也更难得。以我的视角来看,庆子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灵魂。以“不杀”止“杀”,也许才是导演深作欣二(Kinji Fukasaku)所要表达的真正核心思想;只是,太多的人不曾注意过庆子这个角色,太多的人被那些眼花缭乱的鲜血淋漓蒙蔽了双眼。

  欣二的确是大手笔,不管是前面说到的贵子也好,还是不曾正面出场的庆子也好,或者是主角秋也和典子;许多的角色都在表达着一种“不杀”的意愿,只是他反其道而行,以“杀”为手段来表达“不杀”,并且也没有用明显的镜法去刻画,而让大部分的影迷对这部电影始终有所误解。

  反其道而行,加上不显山不露水地挑明;欣二更需要的也许是一种勇气,一种不怕被误解以及扭曲的勇气。


...

相马光子

  “あたしただ夺う侧にまわるうと思つただけよ。”(我只是不想坐以待毙。)——相马光子(柴崎幸-Kou Shibasaki)。

  没有人会忘记这个虽算不上漂亮却一路强悍飙行的蛇蝎女子。我不知道别人对这个人物的感觉如何,我是不会讨厌她的,甚至有点同情她。

  跟她的同学比起来,她显然可以站在另一个高度轻快地叫他人为“孩子”。她也是这部电影花费了大笔墨所描绘的一个人物形象,可是跟前面说到的那两个不着笔墨的女子比起来,她显然是我所说的那种“杀”的表象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之一。

  她是一个完全与秋也相反的角色,不管是这个角色的性格还是这个人物给我的感觉,都是完全截然相反的。我在另外的一篇文章里曾经说过——没有人会讨厌秋也,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会喜欢秋也;而在这里的感觉是一种彻底的相反——没有人会喜欢光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会讨厌光子。

  我甚至还挺喜欢她。或者说,是怜悯更为确切些吧。

  谁曾如她;如荼蘼孤独。如果把电影里有关她的一切稍作梳理的话,我们会发现,她是如此孤独无援。然后我开始理解她的所有行为,不管是否支持她的作为,至少我对她是钦佩的。许多人也许没有办法去喜欢她;但至少会同情她,然后原谅她;更没有办法去讨厌她。

  幼年的光子,应该是在一个单亲家庭里长大的独女。不管她的父亲是早年逝世,或者是抛弃了她们母女二人另觅新欢都好,她都是由自己的母亲独力抚养的。也许,母亲对她的人生是如此不得意甚至绝望,所以酗酒;母亲总是教导她说——光子,要坚强;如果不够坚强,将来就只能像我一样生活了。

  没有兄弟姐妹,缺乏父母关爱;当然可以说,就算如此同样也有人成长得很好。可是,她所遭受的并不仅仅只是如此。酗酒的母亲不仅没有给她的家庭生活带去多少温暖的回忆,并且还曾为了生计而把幼小的光子卖给了恋童癖的中年男子去对她进行猥亵。

  这样的一个光子,怎么可能不坚强地做人,怎么可能不养成非常独立的性格、强烈的求生意识和非常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最自己血缘最亲近的父母亲都不能让她依靠,甚至被至亲出卖的经历让她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只能寄托在自己身上;要生存下去只能不再相信任何人,只能坚强,只能把自己所有的能力都发挥到极限,只能无所不用其极地努力拼搏。

  她是孤独的,自小到大;她又是坚强的,生存和自我保护的意志要比谁都更强烈,所以她才能存活至今。所以,当其他的人都还不知所措满脸上的慌乱时,她已经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路应该怎么走了。因为她的危机意识比谁都更早地萌芽,她的求生意识比谁都更强。

  过早的社会生活给了她更多的启示——要活下去,就不能有太多的仁慈;所以,我们在她的身上看不到半点温暖,她是如此冷酷并且残忍。

  然而,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道德准则去苛责她呢。她其实并没有错,世界给了她一种什么样的认知;于是,她用她所认知的方式去回报给这个世界。如果非要去追究她的不道德的话;我们是否应该先去追究一下这个世界对她的不道德呢。

  每一个人都有其生存下去的权利和欲望。不管,她是生在一个什么样的阶层和家庭里;也不管,她曾有过什么样的经历。正是她所经历过的那一切赋予了她独有的生存方式、逻辑思考方式以及做成某件事情的方式……所有的这一切,其实都是一种连锁反应式的延伸。这个世界给了她什么,她则以她所接受的一切反戈这个世界;这是人性使然,又有什么地方应该被苛责的呢。

  尚且幼年的光子就曾为了保护自己而力抗中年猥亵男的侵犯而把他推下了楼梯,何况是一个已经长大并且想要活着离开这个荒岛的光子呢。

  长大后的光子同样很孤独。电影最后,整个班级都在为自己班里的篮球队加油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满脸的欢颜;唯独光子一个人落魄地独自黯然离去的特写镜头让人无限嘘唏。她只能孤军奋战,并且她想要活到最后,一直战胜所有的人平安地离开。

  这是一个与这篇文章里之前所说到的所有人物都不相同的人物,也是这部电影里最悲情的一个人物。她的悲剧性成就了这个人物在美学上的悲凉。我们可以不认同她,我们可以不耻她的行事方式,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去责备她,没有办法去苛责她。

  写到这里,我特别有种悲天悯人的感觉。不是她造就了自己,而是那样的一个社会环境把一个本来应该天真纯洁的少女逼成了光子的模样。

  “我只是不想坐以待毙。”光子所想要的,其实如此简单。学着去宽容,从环境来看这个人物;也许,她并不是那么让人难以接受,甚至是非常让人同情的一个角色。


...

内海幸枝

  “…ねぇ,この意味わかる?”(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内海幸枝(石川絵里-Eri Ishikawa)

  除了秋也;也许,没有人会不明白幸枝的意思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想到这个人物;也许,因为她是这部电影里最清新可人的女孩。虽说也同样笔墨不多,可是这个人物从出场一直到她死去;她的脸上一直挂着一个非常清新的笑容。这与这部电影的整体基调是格格不入的。

  可见,导演欣二是非常擅于利用反差来凸显他想表达的主题的;但是因此而产生了另外的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是把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是非常完整地凸显出来。

  之前所说到的那些人物,都是属于那些没有办法取悦所有人的;而这个人物,我想,也许没有人不喜欢她。乐观、勇敢、有组织能力、漂亮的外表以及和外表并无二致的性格,如何能让人不喜欢呢。

  可以说,所有的女同学都喜欢秋也,而女主角典子在此之前也许只是一个不惹人注意甚至常常被人欺负的女生;而幸枝,也许可算作是女生里的秋也。她同样被其她的女同学所拥戴,同样被男同学所喜欢;而她,暗恋着秋也,直到她有机会亲近秋也的时候,性格开朗的她应该就大胆地表白。

  我喜欢这个人物。因为,她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当然,她给我的感受并没有之前所写到的那些人物那样深刻。但是写这部电影的人物篇,我必须写上这样的一笔;否则,这个人物篇是不完整的。

  纯粹只是个人感官罢了。不求苟同。

 2008-08-23;戊子鼠年庚申七月乙未廿三。处暑;诸葛亮诞。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Battle Royale》

  ■译名:《大逃杀》、《东京圣战》

  ■导演:深作欣二(Kinji Fukasaku)

  ■原著:高见广春(Koushun Takami)

  ■编剧:高见广春(Koushun Takami)、深作健太(Kenta Fukasaku)

  ■主演:栗山千明(Chiaki Kuriyama)、美波(Minami)、柴崎幸(Kou Shibasaki)、石川絵里(Eri Ishikawa)

  ■类型:动作、惊悚、剧情、恐怖

  ■片长:122 min(director's cut)

  ■出品国家:日本

  ■对白语言:日语

  ■制作公司:Toei Co. Ltd.

  ■发行公司:Manga Films S.L.

  ■首映日期:2000年12月16日(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