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明,我是看了豆瓣评分和抖音上对金世佳演技的宣传进的电影院,所以我对这部影片的期待就是6分及格,能看到正反对决,期待有所收获,没想到连6分都给不了我?如果不是因为题材不错,我连一星都不想给!

首先,个人认为这片节奏有问题是怪不到剪辑身上的,如果回忆一下导演拍的那些场景,我只能看到导演的敷衍,而且是每一个场景都很敷衍,我觉得剪辑真的没法剪,因为剪辑师不是炼金术士,做不到点石成金。

主要做一下人物剖析,首先来看咱们的主角,姜武饰演的调查组组长,我完全记不得这个角色的名字,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就是一个正义的化身,这个角色也没什么可说的,伟光正,哪怕多突出一下这个角色为了查案宁愿违抗命令的坚决(想一想李云龙)也不至于显得这个角色这么没有人味。

其次,是宣传方的主要宣传点,金世佳饰演的角色。他吸毒,嚣张,暴力倾向,让我想起了《大人物》里面的赵泰。但是,赵泰看似癫狂,却有自己的行为逻辑,他所做的一切都有一个共同目标——赚钱,以此让父亲看到自己的能力。所以赵泰是一个可悲的人,他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向父亲证明自己,而不是活出自己。再看扫黑中同样很难记住名字的孙什么来着(叫老孙好了)同样吸毒,嚣张,暴力倾向,甚至会杀人,有牛比的长辈罩着自己,是不是和赵泰很像?而老孙的行为逻辑也是赚钱。他逼人吸毒,放高利贷,开设娱乐城笼络高官,都是为了赚钱,那他为了谁赚钱?是为了曹县长,为了帮曹县长赚钱和贿赂官员,所以揽下所有的脏活累活。那曹县长为什么赚钱?一是曹县长贪权,二是因为老爷子已经组成了一个利益集团,曹县长不可能独善其身。而这个逻辑站得住脚吗?站不住!因为前面并没有一点关于这个逻辑的铺垫,所以到后面老孙对曹县长说什么“我做所有的脏活累活”这句词一点感同身受都没有。为什么这么说,还是拿《大人物》举例,因为在前期,赵泰不止一次提到过老爷子,表现对父亲态度的在乎,所以不需要半点台词,在后面被父亲打的时候,观众都明白赵泰的暴力倾向是怎么来的。反观《扫黑·决战》,除了为了引出真正的幕后黑手提了一次老爷子三个字,并没有表现一丝一毫对其他人的在乎,所以这个人物根本就立不住。而老孙作为正反两方交手的主要战场,这个人物立不住,整部电影瞬间垮掉。(而且抖音上放的很多篇幅正片都没有,这个角色这么重要,却没多花一些篇幅塑造,估计还是咖位的问题)

最后是曹县长,张颂文老师演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展现了这个幕后黑手的各种行为逻辑,然而这个导演是真的不会玩反转啊。从一开始就不给选择,特么书记不在,县长说了算,幕后黑手简直显而易见,你给书记点儿戏份故弄玄虚,然后让观众猜,然后县长尽心尽力,把反派向书记引导,接下来县长慢慢露出破绽,书记一手举报交证据,不香么?就这么平铺直叙?而且县长是幕后黑手就主角一张嘴就交代了,还一脸淡定。合着就无敌呗,莫名其妙就找出来一个证据,然后宣布曹县长和老孙是一伙的,一点推理也没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怀疑的县长,然后跑人家家里搜证据,幕后黑手淡定的浮出水面。

感觉整部电影就是死人,主角找线索,然后再死人,再找线索,几个回合以后所有的贪官污吏全被揪出来了,真就主角光环呗?

两个大反转,一个淡定无比一个平平无奇,一个绑架戏,这么严肃的戏影院有人在笑,为什么?因为狙击枪的枪管都快塞人家嘴里了!这剧本能拍成这样,导演居功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