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导演对纪录片的态度是什么,如果导演认为纪录片的任务只是记录历史,将纪录片的功能等同于历史教科书,那么他是成功的。

但是倘若导演认为纪录片拥有电影一点点的功能,那么一部合格的电影不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影片整体的观感是十七年时期的演员们集体说教,告诉你演员应该怎么怎么样。我看不见和演员对谈的导演的存在,以及他的主观性。换句话说,这些演员说出来的话是他们提前准备好的台词,对话者没有办法通过对谈让观众看到哪怕一点点的冲突,看看马东和许知远的对谈,就知道这里的水平。

其次,导演没有和这些被采访者保持距离,纪录片不是这么拍的。完全听取和吸纳被采访者的话语,毫无保留的接受,不是合格的纪录片,在这里,看不到采访者的态度和纪录片的能动性;

再次,电影的主题是演员,即提示出演员的榜样为何。而在这部纪录片中,只有脱离实际的说教。我们知道一个合格的演员该是怎么样,电影不说我们也能知道是什么样。但是现在演员缺的是榜样吗?不是。他们深陷市场、制片人、出品人的各种控制与制衡之中,脱离实际谈榜样就是耍流氓,时代不同而已。

最后,电影的视听语言,基本是没有。为什么不止一次出现暴露采访场景的镜头?为什么????让观众从采访情景中拔出自己吗?明显电影不想要这样啊?全程超大光圈让背景全部虚化为什么呢?采访者的背景是会说话的,那么这些采访者的背景带给了他们什么特殊的含义呢?转场生硬,镜头语言缺乏真的是让人感到非常遗憾。

最后的最后,其实我看不见演员的榜样,我看到的是十七年时期中国电影的左翼姿态和狂欢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