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
也不知道是不是徐兵的原因吧,《东邪西毒》倒是把武侠的魅力再次呈现出来了。
除了武打动作以及势力缠斗、阴谋阳谋外,“惋惜的角色”塑造算是比较好的看点。主要是黄药师以及衬托他的欧阳锋。
才从山上下来,世外“仙人”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被冯蘅点化了心思,乱了。尽管如此,他还是不知道“要干嘛”“要去往何方”的。就像剧中的临安,是永远的彼岸。
乱了,就去医治,而黄药师的态度是“守”,以退为进、静态观察的那种“守”。
这跟欧阳锋一开始、乃至之后被柴老爷子挫败后的态度都不一样。他是闯,以便看见更多,要不然也不会下白驼、出西域、入南朝。跟耽敏那块不能算“不主动”,只能说他没想明白。之后想明白了,不也单刀赴会吗。
而黄药师一直在“等”,说白了就是较为被动。
冯蘅说扈千手就是那种大坏蛋,而这种恶的根源是“欲”。站起来的欲望,复仇的欲望,称霸的欲望,以及做执棋人的欲望。上场时,手上的木偶便说明了一切。一方面点明自己的残缺,另一方面他也把其他人当傀儡看待。
他看出了黄药师纯的一面,或者说,他利用了这一点。这也是贯穿黄药师这一单元的终极冲突——电车难题。
一开始,这个冲突是一句玩笑——救自己有点欢喜的姑娘,还是救自己仅一面之缘的好兄弟?
后来,这一冲突重了,决战时它变成了——救成为众矢之的的兄弟的女人,还是听扈千手的话去做他手里的刀只为救奄奄一息的冯蘅?
这里是最讽刺的。无论是欧阳锋,乃至柴老爷子,前者是自视不敌的兄弟,后者是“罢了罢了”的手下败将,都站在了情谊、家族面前,尽管他们之前都不承认,甚至有些玩世不恭。而黄药师还在退,直到那些自己都不敢踩死的虫子一只只都死在了别人的脚下。耽敏如是,欧阳锋差点,冯蘅险些也如此。
这便是黄药师的“乱”,或者说不坚决。欧阳锋原谅了他,觉得他因为心上人犹豫了,那是他不敢跟耽敏说的,乃至不敢自己在心中承认的,黄药师做到了,他借此也算原谅了自己,自己曾经的迟疑。
但问题是,黄药师并非只因冯蘅,还有他这个兄弟掣肘。就像他莫名陷入的武林纷争一样。
扈千手是有欲望的,所以他试图操控一切。这很难。
黄药师是没啥欲望的,想两不沾,这也很难。毕竟入了红尘,又怎能不惹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