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很多关于封神2是否是老*登电影的争论,我认为封神不仅不是老*登,还是整个春节档最不登的一部电影。邓婵玉这个形象,是中国大荧幕上少有的反凝视范本,没被规训过的女将军,拥有绝对的主体性。

看了一些评论网络上关于电影是否老*登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几个情节:1. 大军过江时桥夫对着邓将军唱歌;2.军营里邓沐浴的戏;3.姬发与邓之间的感情以及她的死

要判定一个情节是不是男凝,最好的办法就是性转一下

1. 过江时桥夫对邓婵玉唱歌,很多网友认为是邓将军“被淫辞秽曲调戏”。但“淫辞秽曲”和“调戏”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建立在将女性放在弱势地位和客体的基础之上的。假如一个男性角色,将军过江,路边的女性对他唱歌表达爱意,我们会认为是对这个男将军的侮辱和调戏吗?不会。正相反,我们会认为这衬托了他意气风发让人暗许芳心的高大形象。
那为什么我们会认为桥夫对邓婵玉唱歌就是调戏和淫辞秽曲呢?因为我们带着父权社会将女性作为客体的偏见。稍稍放下这种偏见,把邓婵玉当作主体当作强势的一方来看这个场景,就会发现邓婵玉就是那个意气风发吸引桥夫们的高大将军。她是女性这一点并不影响这个事实。这也是为什么当副将怒声呵斥桥夫说别唱的时候,邓婵玉会说让他们唱得更大声点一样。因为她很享受这一刻,就像一位男将军会享受路边姑娘们对他的崇拜和高歌一样。那一刻,她拥有绝对的主体性。


2. 军营里沐浴的情节,很多网友认为“为什么要拍女人洗澡,如果是男将军你就不会拍他洗澡。”为什么女性就不可以拍洗澡的戏呢?洗澡的戏本身不是男性凝视。而是洗澡的时候对女性身体部位的镜头及特写会把它变成男性凝视。而邓婵玉洗澡时是没有任何一处将她性客体化来取悦男性观众的特写的。
恰恰相反,她从浴桶里走出来,特写给了她强有力的小腿,以及战争中的一道伤疤。集中表现她久经沙场和强健有力,非常反男凝的镜头。
属下慌张的神情和她的从容淡定形成鲜明对比,她没有慌张没有羞涩,没有被规训出来的“女性酮体需要遮掩”。男凝在权力面前被击得粉碎。活脱脱一幕“君王从容洗澡,随从慌张羞涩”。只不过这一幕,君王是邓婵玉这位女性,主体性终于掌握在了女性手里。


3. 最后的争议是关于她和姬发之间的感情以及很多人认为她“为了姬发”而死,属于典型的殉葬女性。这点我非常反对,邓婵玉是为了天下人而死。她救姬发是计谋,其实是为了救西岐百姓。她抢封神榜是权宜,也是为了救西岐百姓。
最后战死,也是为了救无辜百姓。这里让我很感激的一点,就是乌尔善把姬发塑造成一个磨磨唧唧的圣爹形象,不想让邓婵玉死,所以一直在迟疑,虽然让人看着很气,但反向成就了邓婵玉果敢英勇一剑刺死闻仲牺牲自己保全天下的个人英雌主义形象。这两个人的形象和性别在大多数真正老*登的电影里都是反过来的,“女性心有不舍,男性英勇就义”。乌尔善对邓婵玉的偏爱显而易见,正是姬发圣爹形象的衬托,才凸显邓姐英雌形象的饱满。
至于她俩之间的感情,导演路演的时候讲是惺惺相惜的革命友谊。讲道理我挺赞同的,我自己看的时候也没觉得她俩有啥爱情可言,惺惺相惜的友谊来解读挺合适的。非要把一男一女之间的感情解释成爱情是一种性缘脑。

综上,我认为封神2是一部非常女本位的电影。春节档唯一一部不登电影。其中唱歌和洗澡的戏堪称是反规训和反凝视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