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打四星,在我把关于它引起的情绪和讨论带进心理治疗室处理完以后,心里的评价变成了五星。

我几乎是马上就代入了自己的童年。哪天都没有好事发生,自己融不进班级里,也不被老师喜欢,爱好是看对学习没有用的“杂书”,又没有底气和自信当一个只顾自己感受的坏学生。

面对这样不如意的一天,作为成年人的我,会愤怒,会沮丧,也可能会抛下一切去给自己买张电影票偷一段安静独处的时光。但是小孩能做什么呢,小孩只能接受一切的发生,然后把注意力投射到其他地方去。毕竟对小孩来说,这个世界太大太奇妙了,有那么多想象力安放延伸的空间,干嘛老想着自己被记迟到,卷子没签名,被老师赶出教室,被牵连着训话的事儿呀?

作为大人来看,这样的一天是很心酸很可怜的,但是当时做小孩的我,怎么不记得有那么多心酸呢?小朋友有自我疗愈的超能力,即使现在我回头看,想起来也是大脑里的那些奇思妙想,想不起来太多不顺心的事情了。

对我自己来说,好像这是第一次我没有通过不认可或者同情的视角来看待小时候的我自己。我一直觉得小时候的我是无力的,是没有选择的,是阴郁的,是不合群的。这些都没有错,但是她同时也是有超能力的,经历了很多不开心的一天,但是她可以选择用奇妙的想象代替不快乐存储在回忆里,会为了难得发生的那么一件好事去拼命争取,也会白日做梦幻想自己得到很多的认可和夸奖来开心很久。

小孩比大人厉害多了,透过朱同,我能平等地看见回忆里的我自己,而且我发现她真的很了不起。

另一层感触是映后环节,在我还沉浸在自己和朱同的童年里时,却发现两位小演员和角色性格完全不一样。他们是开朗幸福的小孩,是老师家长都喜欢的小孩,是自己有主意有想法,没有那么多迷惘和不知所措的小孩。一方面我觉得有点伤心,有点为没有得到这些快乐和幸福的自己心痛;另一方面我想,如果要投胎以后从头再来,我对自己的美好祝愿就是下辈子成为他们这样的小孩去度过一个好一些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