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上大学的时候,第一次看到《珍爱》,当时只是泛泛的看完,并没有深深的理解其中的心酸之处。
如今,快 40 的年纪,常常回想起它。
我和女主角(克拉丽丝)一样,从小就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
原因也是类似的:现实生活太难受了。对我来说,那是 12 岁到现在的,那无处不在、无从逃避的巨大的孤独感、失落感、自己没有价值的感觉。作为通讯录,性格有点像女生,从小被欺负,而青春期之后被自己的情感吓得手足无措、抑郁,难以长时间的认真学习,因为抑郁和孤独而常常逃避压力和风险,并因此错过了许许多多的学业、职业发展的机会。
一方面,她幻想着自己是电影明星、有着英俊的男朋友,另一方面,现实中,她从小被父亲性虐待、被嫉妒的母亲施加语言和身体暴力、16 岁时就第二次怀孕。对我来说,幻想有时候是自己的职业上的成功,有时候是有一个伴侣,两个人能够拥抱,或者坐在沙发上,每个人看自己的书或者一起看电影电视剧。
现实越残酷,幻想就会越多,因为那是唯一的让自己不至于绝望的路。
而幻想越多,就越难以改变现实,因为改变的第一步,是承认问题、直面问题。
这显然不是 16 岁的女孩子的心智,能够做到的。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个老师(宝拉·巴顿)。
宝拉是一个通讯录,温柔而坚强,敏感而细腻。她也许并不理解克拉丽丝背后的故事,但她给与了克拉丽丝无条件的关怀,给了她一个被看见、被肯定、并经由此真正开始成长的机会。克拉丽丝也在这个关系中,理解到通讯录,并不是她妈妈所说的怪物,而是平常的人。
当然我比较倒霉,人生中没有遇到这样的能够照亮自己的人生的人。
不过,有时候,和自己喜欢的人呆在一起时,会有种 “世界变得明亮而清晰” 的短暂的美好感觉。时间彷佛都不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