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从一开始到大结局看得我心里都很难受,甚至可以不夸张地说是整部剧都是哭过来的。直到最后才把眼泪滴化作了叹息。
虽然这部剧是由一部架空的历史虚构小说改编而来的,但我看完却沉思良久。

第一次读原著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坚守的信念,历经千辛万苦,甚至不畏牺牲,去追求真相,可当真相最终出现在面前时,是你想要的结果吗?当你所有的付出和努力,换来的所谓“真相”,击垮了你一直坚守的信念和忠诚时,你还会认为自己曾经付出的代价都值得吗?

这部剧的故事是从马谡大意失街亭开始的。

两年前,刘备讨伐东吴大败,在白帝城病危。临死前,将死的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并留下了著名的一段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不过对于唯物主义者来说,不要只看他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做了什么(有些人就是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比如刘备在安排下一届领Dao班子的时候,就和说的不一样。他在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文官之首)的时候,同时也任命了益州士族李严为中都护(武将之首)。两人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其背后倚靠的不同的zz利益集团,所持的观点、看法自然是各不相同。

《风起陇西》的海报里有一句很多人都喜欢的话:“谁人手中子,扮作奕棋人”,最简单的理解自然是自以为控制大局的人,实际上只是别人的棋子。但是联系这部剧来看,我就觉得其实每一个人都是身不由己的棋子。自己的行为与其说是受他人控制,不如说受自己的阶级控制。所以,我觉得这句话颠倒一下顺序改成“扮作弈棋人,谁人手中子”。当然,这样一改感觉就更不好过了。

这部剧情节的发展,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不断向微观、向细里挖掘的趋势。即大体架构是虚构的,但要推进情节(尤其是增加紧张感与悬疑感),就必须不断地继续虚构,这是编织故事迫不得已的手段,虚构出层出不穷的新细节(比如一条命令如何下达、一个地点如何进入、一个信息如何传达等),如此不断沉入细节的沙坑。有人问,对于本剧这种历史剧,如果不提供给人们历史的真实与可靠的知识(也就是“术”层面的),那最有价值的是什么呢?应该是其表达的思想和主题(也就是“道”层面的)。

正如导演路阳所说,“在三国那个恢弘纷乱的历史时代中,陈恭、荀诩等角色,他们只是活跃在蜀汉和曹魏之间的一些小间谍,棋子一样的角色。他们无法左右时局的发展,只能执行上峰的决策。他们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有着情感的羁绊和烦恼,有软肋。他们不是天生的英雄,不是超人,不是上天选中去完成一些特殊历史使命的人物,但他们却有理想,并且尽可能做出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他们身上那些义薄云天、守信重诺的气节,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所信奉的一种品德。他们虽然都是小人物,但却怀抱着一些理想主义的精神,非常朴素、真诚,而正是这样的情怀,促使他们在很多关键时刻做出了重要的选择,这个选择本身,令他们成为了乱世中的无名英雄。”

在马伯庸的原著里,他其实是用一种戏谑的方式,调侃了这些情报工作者所谓的“忠诚”。所有人都认为自己的付出、自己的忠诚,对于“汉室的复兴”是有价值的,但到了最后,却发现自己不过是权力角逐的棋子而已,一切的努力都显得毫无价值。

但《风起陇西》这部剧不一样,在这部剧的第二集中,我们就通过主角之一荀诩的回忆,讨论了潜伏者们所作出牺牲的价值所在。一开始,荀诩与陈恭依然强调,他们的付出是为了“汉室的复兴”。但当陈恭的妻子、荀诩的表妹翟悦追问,到底什么是“汉室的复兴”时,荀诩的回答才是这个故事真正的主题:所谓“汉室的复兴”,就是“让我们这样的人都过上好日子”——它不是一姓之人成为皇帝,而是无数像陈恭、荀诩、翟悦这样的普通人,可以免受战争的荼毒,人人都可以过上和平、富足的好日子,而不用再卧底到敌对阵营,不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在第二集诸葛亮的回忆中,诸葛亮对年幼的荀诩,也再次传达了相似的内容,所谓的“汉室的复兴”,不是让刘姓之人称王称霸,而是让天下百姓富足安康。

...
...
...
从整部剧来看,只有荀诩用心记住并做到。

这就是这部剧打动人心的地方之一,它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之外、在谍战剧的类型元素之外,放入了真情实感的主题与思考。观众不再是作为旁观者去观看魏蜀吴三国的谍战、潜伏,而是真的能够代入到角色们的情感之中,为他们的选择而揪心、感动。如果说,马伯庸的原著小说是在历史的缝隙之中进行戏谑调笑,那么电视剧剧《风起陇西》则是在历史缝隙之中,放进了大家的真情实意(有同志说看剧不要太代入角色,可真的很难做到????????????)。

剧里讲了在上位者眼中连小人物都称不上的棋子的牺牲:糜冲、谷正、金队长、廖会、马盛、秦长老、关长老、翟悦、高堂秉、陈恭……
剧里的他们都是一个个形象丰满、生动活泼的人。不管别人喜欢谁憎恶谁,当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丧命的时候,我都会觉得很难过,不舍得他们离开,眼泪都止不住地流下来。尤其是看到陈恭眼睁睁看着久别的爱妻被折磨,死在自己的怀里的时候;被威胁杀掉最好的的结义兄弟的时候;陈恭伏在荀诩怀里说“我求你不要再查下去了”的时候……不由得失声痛哭。

这些都让我禁不住想问一句,为了所谓的大局,到底还要付出多少代价啊?还要牺牲多少人啊??而这些换来的那个“大局”,真的值得吗???

那些身居高位、手握大权的上位者,又有几个真正懂得这个最简单的道理?所谓的“大局”,所谓的“复兴汉室”,在他们嘴里只是一个口号而已(如果这些人真的是为大局着想,就应当一心为国为民,不顾个人得失,不计个人荣辱,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把家国天下放在心上,而不是整天沉迷于搞权术、夺权力、耍手段)。他们打着这个漂亮的旗号,干着毁家灭国的无耻勾当,当真是“扛着红旗反红旗”????。这也是蜀汉、曹魏也好,还是其他封建王朝也罢,都无法跳出历史周期律的一个根本原因——因为tzjj都不把人当做和自己一样的人,人民也无法监督他们,所以最后的结局就只有一个——黄炎培老先生说的那四个字——“人亡政息”。

往深了看,这部剧也说了在专制体制下,无论怎样努力挣扎也跳不出历史周期律。

主角之一的荀诩,才华横溢、能力不凡、忠诚正直,更重要的他是一个心里没有一点私心杂念的人,所以他能能清楚看透事情的本质。看起来,他游离于整部剧的主线之外。如果说主角之一的陈恭是“随波不逐流,同流不合污”,那么荀诩就是一股不含杂质的清泉,是人最好的模样。当你在乱世迷失的时候,只要回头看到他,就能欣然慨叹:情还在、义还在、光还在!所以陈恭说“孝和不能死,孝和若不在了,我出门走在迷雾里,就找不到方向了”。陈恭从做好赴死打算的开始知道荀诩最后一定能在黑暗找到密道,一定能冲破牢笼。他最后的信仰在荀诩身上,他坚信他的孝和会找到正义之道,找到破除那些见不得人黑暗的信念之光。所以他到了最后的最后,都在尽全力计谋让孝和释怀,知道孝和一定会因为他的死自责不已,但也明白孝和不会就从一蹶不振。大结局的最后一幕,孝和腿伤已愈,站在了船头,在滔滔江河中向着下一个岸头驶去。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的心就像被掏空了一样空落落的,那种感觉啊,就像明明知道自己终将会失去了所珍爱的物件但当失去那一刻到来的时候的那种心情。表面上看,孝和在东吴一定会风云在起,一定能在一片绝境中找到一丝光亮。可实际上呢?荀诩已经失去了表妹、挚友、好兄弟,曾经支撑自己一路走下去、永不放弃的信仰已在陈恭被斩的瞬间崩塌,他眼里那滴没有落下的泪已经说明一切了。所以,诸葛亮最后亲点了他去出使东吴,去组建新的情报网,他接受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命是陈恭等人以命换命保下来的,他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只为自己的信仰而活了,他心甘情愿地做了上位者的棋子。昔日那个荀诩,在那一刻已经死了;而活下来的,则是新的陈恭。载着荀诩的那条大船,不过是沿着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顺着历史周期律流去。荀诩,最终也没有跳出这历史周期律。

...

到最后,我已经不想去费神去想哪个人是为什么错的、怎么错的了,因为我只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我感到我的心好痛,就像被熔化的铁水滴在上面那样痛。

有人说,这部剧是在批判“宏大叙事”思想的。是啊,“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句“兴复汉室”就可以泯灭忽略多少微小个体的悲哀伤痛。为“大局”付出、牺牲了全部,临了却最终要背负“不忠、不义、不仁、不孝”的骂名,真是无比讽刺,可悲可叹可笑至极啊。

当深似海的兄弟情义竟变成了“思之啊,是我荀诩亲手送死了你啊”的究极残酷悲剧时,我甚至觉得死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解脱。

因为,于他们活着比死去更痛苦,活着意味着继续当一颗被上位者摆布的棋子,也许就是承受更多的生离死别,也许就是珍爱的情与义再次被生生扭曲和碾碎。

上位者会在乎这些吗?上位者只用重复四字“兴复汉室”就能站在道德最高地将这些存在全部抹杀,上位者不是看不见,是上位者不想看、不愿看,他们从来都没有愿意用心去看见。杨仪自始至终愿意去体会过一次思之内心的挣扎吗?他把思之当成过一个人而不是棋子吗?诸葛亮又真正理解过杨仪、陈恭和荀诩吗?当年是他亲口告诉荀诩“这天下最要紧的是人”,可他真的做到了吗?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真的跳出过历史周期律吗?我听见陈恭心中的孝和对我说:不远的曾经有过,以后也会有的。

陈恭说“总是把最珍爱的东西放在大义面前去做选择” 一个无比悲剧的结局传递了小人物的生命重量,反向照应了开篇说的“每个人都值得万金”。小人物在“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正史上不会被记载,但是历史记得、人民记得。

上位者应该牢记一个道理:无论是谁,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无论有何种理由,无论打着什么旗号,都不可以把任何人当做自己手中的一枚棋子。否则,你也会是别的弈棋人手中的一枚棋子。

最后,想对这些漠视人命如冷血动物一样残忍的上位者说一句:把那么多无辜之人当做自己手中棋子,将党争权斗冠之以“大义”,再完美再漂亮再缜密的棋局终将是一场空,也永远不可能跳出历史周期律的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