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日子简直合適得不得了

第一幕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导演真的很在意机动车侵佔行人道

第二幕的montage encyclopaedia既为第一幕提供了更广阔时空歷史context又做了讽刺的脚註,残忍又好笑(大屠杀公墓的照片titled as mathematics / 疫情期间临时殯仪馆在急救室隔壁 titled as efficiency(导演:我专门有一个folder收集类似的片

而前两幕又令第三幕极度戏剧式的答辩/公审场景更为立体,全方面3D呈现这个社会中的人到底可以怎样蠢態迭出,討论和投票的场景真的 too true to be satire

清洁工先擦乾净女主身后的神像,再点燃两侧的火炉,好像把她架上圣坛后又点燃火刑柱

三个结尾看似呈现一种开放式的选择,但实际都呈现一种大眾之恶,现代性与传统观念宗教信仰意识形態互相碰撞时,没有人是贏家。

最后一场戏:哇哦。

(导演:it’s not fun at all. 因为也是最后才拍的一场戏,很多演员临场反悔,拒绝出演,他们已经拍完前面的戏,赌导演没法再换人。

导演:作为人,我理解他们对於形象的顾虑,但专业上,我再也不会和这些演员合作!气死我了!)

映后导演真的好好笑

他说这个片子其实是按自己最后一部有投资的长片来拍的,大胆了许多,(不如加入一些popular的元素,比如性爱裸露镜头)把自己想要探討的议题几乎一箩筐拍了个遍。因为之前到了一种没人肯投资他的地步,这个片子的剧本上过很多创投都没人买,结果拍出来拿了奖,之后还有少数人message说他们错了。

Jude:我爽了。

整个片子受Ulysses和乔伊斯影响很深,分开chapter且每个chapter形式都很不同,主人公在cityscape里面意识流地游荡——城市景观和人的关係其实也是敘事得以发展的原因。於是镜头不断从女主身上转移去城市中的其他无关紧要的对象——路边的野花,精致却衰败的建筑,random的广告牌,路人对时事的高谈阔论⋯⋯或许在后现代社会,嘲讽一种现象的最好方法就是放大近镜地呈现它。

Jude:我拍片的风格和布加勒斯特建筑的风格一样:没有风格。

彩蛋:

Jude:Does Hong Kong have YouTube? I know China doesn’t.

主持:Yes yes yes we do we do

观眾:STILL 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