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极了英国BBC拍摄的人生七年

以至于我对我的大学有了更多的理解

我的初中高中大学是三个很有代表性的教育模式

我最最最喜欢的是我的初中,绝对的服从,只用乖乖的读书就好了。我像极了纪录片里面的山西女孩,我喜欢服从,喜欢老师的规定,我认为那是有利于班级发展的。别的女孩在改校裤谈恋爱的时候,我们班的女生基本都是得刘海不能过眉毛。可是我竟然很喜欢这种某种程度的“抑制人性”。可能天生就是那种喜欢服从的性格。最重要的是,我的班主任没有对学习好的同学产生任何的偏爱,她甚至喜欢开学习差同学的玩笑。哪怕只是进步了一点点,她都会鼓励。先做人再学习。我一直都很欣赏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在我们班里面,学习并不是唯一评判优秀的标准。

到了高中我一度迷茫,因为和我的初中完完全全两个模式。如果说初中是偏“军事化管理”,高中就是“放养”。我的高中老师很佛系,她们可以上完课就走,我至今还记得历史老师上课了才急匆匆从校门口跑来。如果说初中老师像爸爸妈妈,高中老师陌生的就像是别人。我前两年甚至只知道自己在班级的排名而对别人一无所知,因为学校要求对学生的保护。你学不学交不交作业,没有人在背后管你了。班级里面的情感交流因为高考的压力弱化了,我再也没有因为是*班的学生感到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了。

我的同桌像极了周子其那种学霸,天天晚上打游戏,和朋友聊这个那个,数学课犯困,到了高三决定收心就能考上北大的人。

我始终觉得大部分学霸的思维更成熟,他们很早的就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你问我初中是为了什么,我说考高中,考高中是考大学。但是到了大学我依旧对自己的定位感到迷茫,但是十一中优秀的孩子在初中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大概想要从事行业的方向。

我好像少了点某种自我意识。

上了大学,学校是英式教育,我向来认为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要塑造一个为人师表的形象。可我们学校的学生有点像纪录片里的学生内阁,动不动就抗议这个那个,可在我眼里看来就是刺头,因为我觉得些许矫情。而我的老师讲课讲着讲着能盘腿坐下接着讲 让我一度对他的授课礼仪叹为观止。直到研究生出国我才知道那是国外特色。

前不久我看了觉醒年代,我对北大学生由衷的赞叹。那是我想象中师生该有的模样。老师关心学生,有家国抱负。学生尊敬老师,是民族的脊梁。我再想中国现在的教学模式怎么还倒退了?

可是看到十一中的孩子们,他们对知识的辩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让我觉得那就是一个初中生最好的模样。

跳舞辩论拍戏多么丰富的课余生活~他们和老师一起辩论插科打诨的样子是那么富有激情和生命力~

有个同学甚至说,考试第一不稀罕,冠军第一很难得。那是对唯分数论最好的轻蔑。

看到周子其对历史的痴迷,那就是一个未来学者的样子。

到了文末,纪录片拍摄者说,当年那个最锋芒毕露的人变成了最世俗的人。

生活终究将刺头渐渐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