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第二天要离开生活了18年的家乡,送别前打算看一场电影好聚好散,已经有预感是烂片了,主要是奔着周冬雨去的,但是没想到会这么糟糕。

先阐述一下什么是我理解的电影消费主义,这里所谓“消费”并不是传统政治经济学范畴里所指的对物品的需求与满足,而是指人与物品之间的关系,消费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文化上,更体现在文化含义上,“商品都具有价值,其价值取决于消费者的价值观……每个人既是价值的评判者也是被评判的对象……人们之所以选择这些商品,是因为它们有相应的等级……”英国学者卢瑞(Celia Lury)的见解可以更好的阐述我的理解。

目前中国大部分导演不知道或装作不知道观众们想看什么,动画出一个哪吒火了,千千万万的哪吒站起来了,世界被一个疫情搞得民不聊生,千千万万的抗疫片站了起来,“六艺于治一也。”对于国家治理而言,文学艺术的目的众所周知,人民需要文艺,文艺工作者亦应时而动,所以抗疫片是没有问题的,甚至主旋律电影应该是文艺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但目前抗疫片同质化严重,毫无艺术审美感,剧情固化,甚至连拍摄都是模板化(看了导演是科班导演,感觉也情理之中),近年来整个主旋律电影进入到了消费主义模式,大致一样的剧情+绝对过审的题材+主旋律造就的不差口碑+科班出身导演+大把的名演员成为了固定的套路,导演们利用人们的共情心理,逼迫中国观众看完**一样的电影,在给出及格的评价,但这绝对不是对于电影的评价,而是观众对于这段波澜壮阔的战役的评价,电影只是顺流而上。

不过让人欣慰的是,在这两年里,主旋律电影再也不是无脑唱好,大伙们也早已发现这帮导演的心思,开始从电影艺术角度欣赏,这也说明了中国电影消费主义的末期到了,电影消费主义说白了就是从观众的价值观出发而去拍摄的电影,电影消费主义下的电影具有同质化,通俗化,紧跟时事的特点,这种模式下的电影虽然能保证电影一定的票房和口碑,但是它会扼制中国电影和中国文艺的发展,拖慢中国文化输出的进程,加快外国文化输出的速度,对中国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电影作为第八艺术,是目前时代文化输入输出以及宣传的最佳工具,它通俗易懂,也艰难晦涩,它千篇一律,也千姿百态,它艺术性与通俗性共有,是人类文化生活的集大成就。

衷心祝愿中国电影越来越好,也祝愿电影蛀虫赶紧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