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鱿鱼游戏》第二季居然拍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味道了。
成奇勋率领底层游戏参与者向顶层游戏规则制定者发起革命。
“没有枪怎么办?”
“抢敌人的啊!”
听到这个台词的时候,我瞬间麻了。
我记得有一首老歌,叫《游击队歌》,里面有句歌词也这么唱: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鱿鱼游戏》里象征资产阶级打手的粉衣面具人,手里都配有枪,用来镇压和杀戮被淘汰的底层无产者。
而成奇勋那一方则潜伏于床底,等内斗结束后,他们又通过装死,伺机夺取面具人的枪支。
后来一路杀上去,也是抢敌人弹药。当然,最后失败了,主要也是因为成奇勋这边出了个胆小鬼和反贼……
先不管导演是个什么成分的人,我怀疑他应该有研究过抗日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因为单独看剧里这些作战策略,他应该是从我们过去的抗战历史里借鉴了一些。
当时作为军备实力不足的一方,我们抗战的许多次胜利,就是靠着灵活的偷袭和游击战,抢敌人的武器来打败敌人的。
我原以为《鱿鱼游戏》就是一般的猎奇向爽剧,看完第二季,感觉低估它了。
剧中参加游戏的大多是负债的赌徒。他们负债的主要原因是太贪了,想要获得更多的金钱(资本),成为所谓“人上人”。
如果他们老老实实找个班上,虽然也会被资产阶级压榨,过得憋屈点,但不至于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他们参与游戏就是为了赌一把。赌赢了不仅能活,还能暴富。他们就是想当“人上人”,就是看不起自己无产阶级的身份。
他们选择参加这个游戏,就说明他们打从心底里认同资本主义的这套“游戏规则”——优胜劣汰,丛林法则。只有少数获胜的人,才配享有巨额的社会财富,而这些财富就是通过压榨、剥削、牺牲其他无产者来实现的……
作为一个无产阶级的观众,如果你看《鱿鱼游戏》觉得“爽”,也是因为你潜意识里把自己代入那个“暂时”还活着的参赛者身上,只要ta活下来,只要ta赢了游戏,挣到好多钱,你就放心了,仿佛你也赢了一样……
如果ta死了,输了,你潜意识里就会觉得,就这么毁灭吧,也挺痛快的,不是吗?
等你冷静下来,发现剧情里的惨烈,对比你生活中那些看似“温和”的压迫,你甚至会觉得庆幸:还好,我没像ta那么惨……
其实现实生活中,许多无产者都在被剥削。无论是学生还是打工人,都在拼命内卷,彼此较劲儿,生怕被淘汰。
而《鱿鱼游戏》创造了一批比我们过得更惨的无产者,因为比我们惨,所以你更容易同情,也更好代入。
他们也很卷。只不过卷输的代价是死,而且是立刻死,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所谓爽剧,就是顶层资产阶级虚构了一个非常极端的情景,来缓冲底层无产观众看似“温和”的现实困境。
它会让无产者看完后,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那么惨,于是有信心继续被剥削。
爽剧最阴险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价值观,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
它试图给你洗脑,让你认同它,相信它:这个社会就是这么残酷,你要么爬上来,加入我们,要么跌下去,变成像他们那样的垃圾。你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于是,所有无产者都不团结了,都你争我抢的想往上爬,但上面留的位子,就那么几个,怎么办?
这个时候,“楼上的人”看我们相互卷,相互斗,根本没法对他们造成威胁,他们就更开心了。
是的,从这个角度看,我们都是鱿鱼游戏的参赛者,不是吗?
第一季里,成奇勋很幸运,他赢得了比赛,拿到456亿韩元,折合成人民币,大约是2亿2800万。
有了这笔巨款,他本可以衣食无忧,但他良心过不去,所以他不敢把这笔钱花在自己身上。
于是,他用这笔钱打探消息,购买武器,计划着推翻“楼上的人”,以及他们制定的“游戏规则”。
成奇勋,想要的是一场革命。
…
就凭第二季这样的展开,我愿意给它四星。
希望第三季快点播,我很想看看它要怎么刻画那些所谓“楼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