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女性独立话题的高涨,女性消费就成了资本市场看中的红利,于是乎各种各样的宣传女性独立的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乘风破浪的姐姐无疑就是其中的香饽饽之一。

        这款节目的宗旨最初应是宣传30+的女性,也可以充满魅力,可以经济独立,既做的了宝妈,也担得起职场的云诡波谲;女性不该被任何人,任何标签定义,也不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局限自己的发展。而节目的开播,确实让不少女演员的事业迎来第二春,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宣传效果。

...

      借着女性话题的热度,节目已经推至第四季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这个节目自第三季开始好像有了一丝微妙的变化,自王心凌的《爱你》大获成功之后,一波复古潮也随之袭来……

        而第四季仿佛看到了发展方向一样,选择的人员和歌曲基本也都是复古情怀,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太多情怀了,第四季的反响大不如前,有些歌曲确实也能触动不少人青春的DNA,但因为遍地泛滥,怎么也激不起浪花。只能说同样的套路不能用太多次,观众也会审美疲劳,更多的还是想要看到创新。

...

          而通过这个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娱乐圈怪像,就是没有几档节目能撑过六年,基本到第六季就濒临着危机,接着就悄无声息的没了。是创新不够?还是广告性太明显?这些都引人深思。综艺市场这个大肥肉,每个人都想分一杯羹,开始商业化,广告不断投入,作品失去原有味道,这节目也意味离糊锅不远了,这时候资本的做法大抵都是相同——旧作品更名换赛制。其实说到底套路都一样。

        只是没人去深思,难道那些起点那么高的综艺真的仅仅是因为观众看腻了,才走不下去的吗?答案可想而知的否定。试问?作为选秀类的节目,没有真正的做到以实力说话,各种假唱修音横行,观众想看的是御姐的成长,看的是通过努力后的蜕变,而不是单纯的后期加持。若都是没有质量的比拼,观众凭什么要投入时间精力去为此买单。

...

        最后我觉得复古的前提是复的东西本身就是经典,是那种只要前奏想起,就有细胞在跳动的东西,它必须是已经刻进时代记忆的,而不是一味的回忆杀  有些东西本身就不是回忆,引不起回忆的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