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一个肃杀的寒冬。天是寒的,地是冻的,连带着人心也暖不起来。

观影过程中,很多诗句随着声画、情节、人物一起浮现在脑海里,仔细想想,这个影片真的像是从数首诗里走出来一样,带着穷途末路、凄苦冷峻,也带着绝处逢生、柳暗花明。在飘摇乱世里,描绘了一场酣畅淋漓的侠义之梦。

单衣少食卖炭翁

对于“卖炭翁”的第一印象来自白居易的诗,诗里写“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个矛盾想法就把穷苦卖炭翁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电影的片头就像是把整首诗具象化了一般,在一筐煤炭的诞生里将主角的现状呈现得清晰明了。

田安邺,不知背景、困于心魔的卖炭翁。

赵钱孙,心系守边儿子的年迈老父。

两个不知怎么凑到一起的人,在城外烧了一车炭,按惯例运到城内售卖,却在城门就被官兵苛刻地扣去三成。如此弱势的角色,在雪夜里,阴差阳错救下一对被官兵追杀的母子。

天寒地冻,人心难免寒凉。

关于这对来路不明的母女何去何从,田赵两人产生了冲突。这场冲突终结于门外的不速之客,面遮黑纱的秦姑道破了母子是前太子宠姬遗孤的身份,以侠义天道之名请武艺高强的田帮忙完成太子遗愿,送母子出城。

此前,影片节奏和情节都十分不错,出现的第一场染坊打戏也非常精彩,但这里田安邺的动机却不够明确。在老头赵钱孙的坚持和秦姑的“要挟”之下,田安邺承诺送母子出城。

至此,卖炭翁的故事脱离了最初的悲戚本色,在半遮半掩的人物背景和最终选择中第一次展现出“侠义”的底色。或许天地寒凉,不过总还有些热血是难凉的。


春风不度玉门关

辞官后游历边塞,王之涣在《凉州词》里写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电影里传出的胡笳曲声和着赵钱孙儿子的故事,一下子让这句诗冲破时空的禁锢,好像倏然间将诗人的复杂情感隔着千里万里、隔着岁月长河再度表达强化出来。

是春风不愿度边关吗?还是什么将春风拦住?到不了边关的只有春风吗?不奏不听《杨柳曲》便能隔绝那悲伤了吗?

这一系列问题,在影片里似乎都有着专属《陌路狂刀》世界的答案。这些答案藏在不经意露出的端倪里,由一个个悬而未解、真相却呼之欲出的问题组成。

传闻中的陌刀军“陌刀斩三千,锋刃诛死神”,如此悍勇的军队为何全军覆灭、尸骨无存?边城梁州百姓何其无辜,为何成为朝廷官兵屠城的牺牲品?

一支羌笛,一首胡曲,未有边关风景,却精妙传达出个中意味,影片在细节书写和氛围衬托上似有所长。


侠客千里不留行

最终决战之前,秦姑为太子遗孤的去留和田安邺在小院发生争执时,田安邺脱口而出“十步之内,我的陌刀无人能敌”。在后期的战斗中,也确实将这句话落到实处。

坊内,重重楼阁间,金甲横刀的田安邺明明像樊笼困兽,却仿佛置身旷野疆场,生生将单枪匹马的孤立无援拔高到一夫当关的悍勇无双。这是角色在剧情推进中逐渐丰满,亦是演员在气质气场上增光添色。

当时当刻,他的身前是仇敌,是曾杀一城人的魔鬼,身后,是老友、是义士、是孤女,是要救的眼前人。因为没太看明白梁城和陌刀军的往事,所以这里只能猜测,田安邺曾为了救一城人(梁州城),而放弃了眼前人(赵钱孙之儿怀远),最终却也没能救得了梁州百姓,因此一直心怀愧疚。这次对决,他将积攒的无数情绪化作那声怒吼“救不了一城人,我便救眼前人”。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是能力,也是气概,更是气场。田安邺也是诗句里的侠客,“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写在最后

田安邺对小太子说:我只能救眼前人,你却能救天下人。

希望故事里的人能像他的名字一样“安居乐业”。

希望故事外的人都能够得偿所愿。

以上,是正文全部内容,下面想说一些其他内容。

其实,这部电影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人物塑造不立体、动机不明确,关键事件陌刀军覆灭及梁州屠城交代不够明确等。但就动作戏单方面来讲,作为一个普通观众还是非常满意的。

我很喜欢明暗变化中,一些转瞬即逝的亮,那些急速交替的明暗会带来堪称惊艳的美感,比如:

田安邺救孤女时,染坊里飞溅四溢的火星。

田安邺和张栩青针锋相对,利刃交接、动作流转间闪过的一双明亮的眼。

秦姑拔开又合上,始终未脱鞘的剑刃。

……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走进影院观看武侠片功夫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