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茹金

昨天看的点映场,导演亲临,还有点小荣幸。因为在后面的答疑环节,我直接「怼」了导演。

电影里有一个片段,让在场的很多观众都觉得有些疑问,于是有好几个人问导演当时拍这段的原本设定是什么。

...

这个片段里女主小章(郭柯宇饰)在家政雇主画家宋先生那里看到墙上挂着自己拍的照片,配乐有些激励,人物的微表情也有些复杂。在我看来是震惊之余带一些愤恨的呈现。

这件事情之后,小章就把这份工作介绍给了别的家政姐妹。

在我看来这场戏是暗示画作宋先生「剽窃」了女主章小妹的摄影作品,所以章小妹才会有这样激烈的反应,没有任何言语就辞掉了这份工作。

导演却说他的本意是想要呈现宋先生对小章摄影技术的欣赏,而且他们之间的情感因素并没有定调,任观众想象发挥。

于是我冲动地大喊一声,“那你的音乐配错了,激励的音乐代表的是复杂情绪,这段直观感受就是未经允许就用了自己的作品的感觉”。

于是,修养很好的导演当众承认「错误」,说没有考虑到更细致的反应。

...

实话讲,电影看到三分之一,我才进入影版塑造的情景当中。

观影前我没有做过任何功课,甚至连苍山这个地名都没有搜索一下。只是看到影片中出现的煎饼,凭本能判断出可能是山东的一个城市。

导演说有一年回家时听家人说老家改名字了,要恢复古名称「兰凌」。对于一年可能就回一次的人来说,可能有些悲凉的感觉,于是萌生了要创作一部关于自己家乡电影的念头。

这部电影里没有坏人,表述的事情也很日常。从技术手法上看,结构清晰,平铺直叙,有明显的情节对比实现主题「生活选择」意境。

在我看来,更多的是想表达一个女性到中年时对生活做出的主动和被动选择。

...

最后结尾也是开放式的,女主章小妹独自一人站在小广场的塔楼上,看到美丽的夕阳城市景色,又拿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

这一点其实和开头章小妹在上海租住的小屋阳台上拍的夕阳照片是个对比。那时不知道会有后面的新生、死亡、背叛和温情,只是在当下的时候会记录生活中让自己心动的瞬间。

这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结局,因为生活需要体验经历,没有写好的剧本。

1947年兰陵改为苍山县,2014年苍山县又更名为兰陵。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如此变化中,所谓自由、选择,不管主动还是被动都是自己走出的路。

片中的留白处理很多,想来导演就是想通过一些没有明确的空白给予观众与人物之间共情,参与到他们的生活里。

有时看电影何尝不是在看另一种自己的人生呢?

...

我们常说「回不去的故乡」,故乡真的回不去吗?

我对于片中章小妹做出的任何决定都能理解,回故乡照顾老娘,在上海陪儿子读书,其实家人所在,心中安稳,随处都是能回去的故乡,又是回不去的时光。

诚如导演所说,做一件事情纪念故乡,也纪念短短的一生。

图/源于网络,侵删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