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6.17

...

不做高低优劣之分,日版《Jose与虎与鱼们》的真人电影和动画电影,两者间的各类差异,带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可能,在我眼里,真人版与动画版就像是村上春树的《莹》和《挪威的森林》

《莹》是短篇,情节上会戛然而止,总觉得缺点什么,但仔细推敲,这种休止符般的结局,倒也符合现实。或许是偏写实,其中的一切都有种日常的平淡,就像自己瘫坐在椅子上时,在一缕阳光中看见室内漂浮着的灰尘,不觉呛人,反是有种慵懒的感动。

真人版中描绘的爱情也是类似,就像一个玻璃制的烟灰缸。从外往里看,像是水晶鞋的材质,闪闪发光,装着雾一般朦胧的什么东西;但终究玻璃无法与水晶相提并论,里面的东西也是灰色的、没有重量的、一碰就碎的烟灰。

...

《挪威的森林》则是长篇,是对《莹》的扩充,情节完整人物众多,我至今觉得小说中绿子的出现,和爱丽丝掉入树洞有种类似的戏剧效果,有些奇妙甚至奇幻的感觉。像满地散落的画材颜料,纵使如何不讲道理的撞色,也会像一堆马卡龙,活泼的不令人生厌。

这便是动画版的风格,在海边的公主抱,便是浪花与晚霞都是粉色;冲突之中,便是内心和天空都是灰色;主角们成长后的相遇,便是雪地里的告白和拥吻。过程是五彩的,结局是圆满的。

...

这样看来,动画版的《Jose与虎与鱼们》就像对真人电影的“青春化”,这个改动无疑是巧妙且讨人喜欢的。

这里的“鱼”不再是指Jose这样的久居黑暗,独自一人的深海鱼,“鱼”变成了一个更为阳光的意象——是恒夫和Jose的共同的梦,深海鱼摇身一变成为了热带鱼。“热带鱼”这一意象成为了恒夫与Jose两人之间用于粘合的纽带,在见到Jose房间里那幅鲸鱼时,Jose在恒夫眼里就在不再仅仅是一个需要被人照顾的、精灵古怪的女孩了——更深层的,恒夫的梦想被认可和理解了,Jose则成为了一个志同道合者。因此,恒夫可以为她一次次的奔跑,将足迹遍布城市,还能再一次的稳稳的接住Jose。这其中,所谓的“招聘管理人”“挣外快”都成为了幌子……

...
首尾的两个接住Jose太甜了!!!!

真人电影中恒夫身边的女孩们与Jose,并无精神境界上的差异。相较而言,动画中的麻衣同学则被人为地塑造成为一个仅仅能够爱上恒夫这个人,却无力对他的梦想予以人文关怀的女生,可能只是因为性格保守或是偏现实,但这就使得麻衣与Jose不在一个层次上了,不可避免的成为了陪衬,这份情感也注定没有结局。

...

而且动画在最后设计出一场车祸,让恒夫遭遇了不幸,虽然只是轻伤,但在这次事故中发生后,剧中主角们的观念都发生了一些转变,使得这次事故更像是一次成长的催化剂。于Jose而言,她离开了颓废的泥沼,变得独立,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亦能托举恒夫的梦(完全的打败了麻衣)。于恒夫而言,他错失了留学名额,也可能以后不能去潜水了,躺在病床上的恒夫第一次能够与Jose感同身受,体会到了有梦想却无法追逐的那种苍白无力,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恒夫对于Jose的态度中,“同情”这一层情感的消解,从而变成了“同感”,这同时也回应了麻衣、以及荧幕前观众的质疑——“你是否是站在高处,以一种可怜或是同情的态度接近残疾人”。这场车祸是一次杂质剔除,让这份感情变得更加纯粹无瑕。

...

动画中也刻意淡化了残疾所带来的种种不便,抹去了日常琐事的摧残和柴米油盐的浸染,把爱情简化的只剩下爱情。这处差异是相当重要的,是对现实的屏蔽与美化。于一个家庭而言,有一位行动不便的残疾病人,会是何等的蚀骨内耗,亲历者应该明白。于是在真人版里面,奶奶是一个神经质的,看起来饱受风霜摧残的老人,而且她对Jose的态度是“丢人”“别被街坊邻居发现了”,她们一家的生活环境也并没有那么如意,Jose的房间也是乱糟糟的……真人版电影在影片的各个角落都在暗示着“生活不易”的境况,这为恒夫最终离开提供了一个合适的铺垫。

...

...

有人说,真人版这个唐突的离别很残酷、说恒夫在逃避责任。确实,这对Jose很残忍,把深海鱼从不见光的海底解救出来,在Jose品尝过阳光的和煦后又离开她……

同时,我们也明白,靠着好奇或是同情这样的、热度会减退的情感唐突的走入“深海鱼”的生活,是必然维持不下去的,这很真实。

所幸,万幸,动画的假定性让我们逃离了这些关于沉重话题的讨论,让生活如同动画中的绘本般那样简单而又五彩,“心生爱意者与所爱之人,都能善始善终”是那个世界唯一的真理,那份能够震慑孩童内心的力量能像庇护所一般,带我们逃离一切,哪怕只有120分钟。

动画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