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三星半

二战背景下“铭记”的立意一出,整部电影就已经在选材上取胜。但从剧本的编织来看,两角的形象明显缺立体感,二者关系乏可信度,情节设定上逻辑单薄,欠深度的挖掘与探讨。

有时候觉得影评就像是辩论赛末的点评;双主角(不限于爱情)的戏码就是戏剧中的爱情“对角戏”,前者皆需观大局,摆逻辑,评技巧,论内容,抠细节;后者是都需要有冲突, 有张力,有情感的渲染与留白。

这场“对角戏表演”中肢体语言的表达,值得玩味,但不及“钢琴家”中的军官与钢琴家更有深意。 依稀记得后者“暧昧”的内涵在于二人共同打造乱世下的自醒;而前者双角的联结仅限于“肉罐头”一赌下敢面未来的希望,因而可以说逻辑单调。

再说视听,借鉴了许多同类题材的电影,好在放进去还算成功。

而就本身概念来看,电影在二战题材方面提供的思路是亮点。逝去的“无名之辈”的名字转译成臆想的语言系统,化身千万最短的诅咒寄生于他人的脑海中求存。机场,上尉一字一句用逝者名组成的语言极力解释着自己的身份,那一刻的绝望才是真正赎罪的开始。

另一方面,每一个纳粹都是被洗脑后的普通人,一场职场办公室的政治故事,一个游走在善与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