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谎言与妥协的家庭

布鲁诺父母婚姻的关系属于功利型(社会心理学婚姻关系理论),他们之间很少有真正的情感交流,更多的是冷漠和利用,父亲看上母亲的美貌与性格。母亲依赖父亲的权利和地位。这类型的婚姻关系表面看上去很稳定,可实则危机四伏,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欺骗与隐忍。当这个虚假的泡沫被戳破,剩下的便是无尽的争吵和失落…

...

比如丈夫对新房子与新环境的欺骗,妻子都不计较忍着,可当妻子得知那个“农场”是奴隶和毒杀犹太人的时候,终于爆发了,妻子质问大夫为什么要欺骗自己和孩子,可丈夫只是冷冷地说那是自己的职责,妻子听到后绝望了,一天比一天的颓废…

可能妻子也想过带着孩子离开,可是过惯了优越生活的他们如何适应平凡的岁月,再说丈夫岂能让她们轻以离开,所以妻子也只能伤心地忍耐着。

关于姐姐和弟弟

虽然在同一个家庭里长大,布鲁诺和姐姐却有着天差地别的性格,首先布鲁诺喜欢自由,刚搬到封闭的新房子时他伤心透了,一是因为新房子很破旧,二是这里很封闭没有其他小朋友玩耍,而姐姐却对这并不太在乎。

其次,布鲁诺觉得犹太人被莫名的抓去很可怜,而姐姐在周围环境的洗脑下认为这是应该的,因为犹太人是“罪恶的民族”,这里先不管犹太人怎么样,布鲁诺和母亲都是宜人性高的人(大五人格中的一种特质倾向),他们会更多为别人着想,更同情弱者,而姐姐和父亲宜人性很低,看重的更多是自己的感受,所以当犹太大叔被残忍地对待时,布鲁诺与母亲会难过不忍,姐姐和父亲则无动于衷,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宜人性太高和太纸都不好。

...

太高会变成讨好性人格这对于自己和他人都不利,太低会很冷漠使自己难以与别人相处。处在中间是最合适的,而布鲁诺和母亲是正常的,姐姐和父亲的有点严重偏低了。

有很多人可能觉得再同样的教育环境下,布鲁诺后面也会变得像姐姐一样世俗、麻木的人,开始我也有这样想过,可认真思考后,我觉得不会,因为布鲁诺与姐姐的先天气质和人格特质是不同的。布鲁诺会随着环境影响减少些善良和童真,可我还是相信他依旧能成长为品行兼优的人。

父亲最荒唐的谎言——录像带

看到妻子的崩溃,布鲁诺的父亲知道妻子在担心孩子知道农场的真相,所以拍了段虚假的农场生活——片子中农场中的生活非常欢乐美好,还故意让小布鲁诺看到,布鲁诺看后很是开心,为农场里沙暮和他的朋友们开心!

布鲁诺依旧经常去找沙暮沅,沙暮告䜣布鲁诺自己的父亲找不到了(其实是死了,而且死的方法让人深恶痛绝),布鲁诺既出于帮沙暮找父亲,又因为自己想去“欢乐”的农场感受一番,便偷偷地溜进农场里了。

进入农场里的布鲁诺,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到,这里完全不是父亲片子所看到的欢声笑话,反而都处都是断壁残垣。这时害怕、无助涌上心头,希鲁诺想逃却已无路可退,只能和沙暮在混乱中穿梭。

...

不一会警报响了,奴隶们被赶到一个封闭的空间,并且都发出绝望的叹息,这时有些人说这只是让大家来洗公共浴而已,很多人也开始

这么说了,心情也没刚才那么悲观绝望了。社会心理学把这个称为“从众”

效应,指个体会不经意地跟随周围大众的想法和行为。而使自己更好的被社会认同。当然这里他们也是自我暗示,用安慰自己的方式来减少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布鲁诺妈妈发现儿子不知所踪,和女儿、丈夫焦急地寻找,顺着布鲁诺留下的脚印一路来到农村,他们痛苦的绝望了,致命的毒液正在侵蚀着布鲁诺、沙暮及犹太奴隶们鲜活的生命…

我在想,要是布鲁诺父亲接到上级这样罪恶的命令不去执行,就算执行了也不带家人一起搬去住。母亲知道真相勇敢地带孩子离开这里,甚至只是平时对孩子多些陪伴与关注,或者对孩子简单的诚实,都不会酿成这样的悲剧吧!

所以我建议,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心理学知识,家长们更应该学习儿童心理教育的课程,这样才能让自己和重要的人免于悲伤,真正幸福!

片中还有很多方面是值得探究的,比如布鲁诺姆的感情是否有背叛,姐姐和上慰的关系到底是什么程度,父亲最后去解救布鲁诺时是否担心失职而犹豫而真正导致儿子的死亡,这些我就不深入探讨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研究研究,有什么心得体会记得与小编分享,感谢大家的阅读。

读者小伙伴你好,我是小风月,喜欢文学、心理学、剧情电影的男孩,经常会写一些书评、影评。有时也会将自己的感悟,身边有趣和有意义的事件,写成随笔,目前正在创作着两三本小说,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多交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见识及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