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书海编舟记
虽然做的一向是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但当他们以细小而绵密的针脚,连缀起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文献,为读者编织出一条条通往前人思想的小舟,便是作为编辑的高光时刻。
和编辑一样,文学翻译也是一种与孤独相处的工作。他们凭借对文学的热爱,独自泛舟于浩渺的词汇之海。以迟缓而审慎的态度,为读者扫除语言障碍,让人们得以领略到更多非凡的作品。
和文字缠斗,与自己较劲,在范晔看来:文学翻译是一种艰难的快乐,也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快乐。

Ep2:二手书的奇幻漂流
去台湾的时候记得要去旧香居看看,除了女书店还有旧书店,更向往台湾了🥺,那里的人们能受到更多书籍的熏陶和滋养,难怪能产生如此多且优秀的艺术作品。
书籍增多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羁绊,让人感到慰藉。好想遇到那辆移动书车,蜗牛和lulu都是浪漫英雄!
书籍也延长人的三倍生命,这一集里说,书本身有一个故事,作者还有一个故事,买书的人也有故事,二手书那就是四倍生命啦!

Ep3:绘本中的奇妙世界
作为艺术家,蔡皋总是善于用审美的眼光打量一切,她如同一个收藏家,采集并珍藏着生活中那些雪泥鸿爪般的美好瞬间,再把这些反刍、提炼,诗化成她笔下的绘本世界。
童书是非常非常有力量的,它的力量并不是征服一个王国,或者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它的力量是:它总是在微小的事物上面去呈现它的魔法,就是像孩子的心一样的,像小草萌芽一样的。只有孩子的心灵被这样的事物润泽过,它真正的魔法才会产生,这样的魔法会支撑他(她)们在最叛逆的时候、在心里最有失败感的时候、在遇到孤单和死亡阴影的时候,去支撑他(她)们,去选择真正近乎心灵最光明的事物的那一条路。这就是绘本世界,这就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祝福。
蔡皋以一只画笔,勾勒民间文化的一缕幽脉;以艺术家的眼睛,回望农根文明的安宁与美好。
穿过人生幽暗的山洞,最终抵达的,是柳暗花明的桃花源。
结语:绘本,是绘本制作者想象力的结晶,是与孩子沟通的万千的极其有效的方式,它是雨露,滋润孩子的心田;它是彩虹,是孩子五彩心灵的折射;它是桥梁,跨越文化,年龄和语言的界限,沟通了孩子和世界。不同类型的绘本,承载着绘本制作者不同的愿景和坚守,或以儿童的尺法,编织着一个个微妙又童真的世界,或以文学的度量衡,打通了思想结晶与童真的通道。在心灵的海洋,绘本带着绘本制作者吹起的浪花,每一个孩子,就像小鲸鱼,在波澜中成长,领略绘本中的奇妙世界。


看到现在最喜欢的一集!感谢世上还有这么多大人,还愿意去保护儿童们纯真的心灵,让她们看到这个世界美好的一面。
我记得我是在高三的杂志上认识蔡皋奶奶,用方言说的童谣好好听,好喜欢这个慈祥善良的小老太,一定要寿比南山啊!
从画给成人看的绘本到画儿童绘本,熊暗变成了熊亮,这个想法也太天才了!他去大自然里寻找灵感那一段,他笔下的一个个生物蹦出来的瞬间好萌!!!
粲然的名字好好听,看着就明亮,予人希望。替玩偶们给每一个小孩子写信这点真的很戳我……就像扮作圣诞老人一样,有这样不扫兴的大人真好。

Ep4:设计师的纸上王国
从内容中来的设计往往谦卑内敛、不动声色,但细看之下总能发现设计师们原来早已把隽永的情感与深邃的思想,都统统锁在了那方寸之间。
古老的石头,因刻在其上的碑文,而被长久地凝视。那么木头、珍珠、陨石,乃至世间的万物,也都能被制作成书籍,在更久远的岁月,在更广袤的空间,被书写、被阅读、被领悟。
通过赋予一本书黑的形态,色彩,气味,带来的是呼应感官的深度沟通和无穷想象。


《苦命天子》的拼图设计还有网状连接也太巧妙了!(许多个打乱顺序的碎片最后指向的都是那命定的结局)
薄英也好厉害,想到用不同的材质体现不同风格的书的不同特质。

Ep5:快时代阅读指南
在手机垄断都市人精神生活的今天,在熙来攘往拥挤不堪的地铁上读书,或许是最没有仪式感的阅读场景,但他们的存在提醒我们,阅读如同柴米油盐,都是生活本身。我们致敬朱利伟和她镜头内外的地铁上的读书人。
在杨早看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深度阅读都不可取代。它是人们认识生命真相,抵达世界深处的最佳路径,但他也知道阅读不应该是一件故步自封的事,只有广开门路,才能为人们在这个时代里打开阅读的更多可能性。

事已至此,先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