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很少写这种影评的,但是作为老爷的死忠粉,哥谭市神秘传说的爱好者,我还是非常想借机宣传一下这个电影的,因为它的素质确实还不错。
马特里夫斯的这部蝙蝠侠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啊。最早是大本自导自演,然后换马特里夫斯辅助剧本,然后是大本彻底不管了,换马特里夫斯导演,大本专注演,然后是大本酒精上瘾不得已退出,然后是大本彻底被华纳兄弟抛弃,然后是帕丁森来了,然后又拍了一年,然后又疫情,然后帕丁森还冠上了,然后又拍了一年,终于是在今天在中国上映了。作为DC电影的核心IP,蝙蝠侠又能拍出什么不同之处呢?
在这部蝙蝠侠之前,一共出了有66版的,后边的四部连续的,诺兰版的三部曲,扎导版的两部(可能还有客串)。66版的我是没看过的,但是造型是见过很多次了,太明亮了,毕竟还没有弗莱克米勒。四部连续的蝙蝠侠就比较经典了,第一部的黄底黑色蝙蝠标志,就是我小时候对蝙蝠侠的第一印象了。第二部是那个裁缝版猫女,缝的衣服破破烂烂还有那个尖鼻子企鹅人,多少掉san值了,我对第二部一点感觉也没有,说好不好,说差也没多差。第三部还可以,双面人和谜语人,就是剧情有点无聊。第四部是毒藤女和施瓦辛格版本的冰冻人谈恋爱,真的难绷,也是这一部一下子让蝙蝠侠电影被华纳兄弟尘封了十年。诺兰版的是我最不喜欢的版本,除了第一部侠影之谜,其他两部太警匪片了,而且太不蝙蝠侠了(我特别喜欢侠影之谜,很有感觉,可惜后边两部拉跨了)。贝尔太瘦而且太矮,这还可以接受,诺兰设计的打斗真的让我觉得啥也不是。整个诺兰的系列抛弃了弗兰克米勒在元年和黑归里刻画的那个蝙蝠侠形象,又拾起了这种超级警察的风格。蝙蝠侠为什么是蝙蝠侠,是有原因的,不是一个普通的超级英雄,不是一个游走于法律之外的土豪警察,我看诺兰是没明白这回事。当然我讨厌的主要原因还是动作戏拍的啥也不是。扎导的蝙蝠侠,额,可惜了大本这么好的体型了,够壮,1米9多的大个子,这就是天生的蝙蝠侠,结果扎导这人没脑子的特征也遗传到了蝙蝠侠身上,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纯纯的没脑子的蝙蝠侠。到马特里夫斯这里了,拍的这个蝙蝠侠,我看完第一部感觉还是可以的。帕丁森面无表情的那个感觉很对味,有点“蝙蝠侠不赞成的目光”那个味道了,主要是很像阿卡姆游戏系列里的蝙蝠侠的表情,可能是真下了功夫的。造型方面,我觉得还行。披风方面有点类似煤油灯下的哥谭里的蝙蝠侠的那个披风领子,高出肩膀一截。头盔目前想不出有类似的,很特别,感觉漏的地方有点多。铠甲类似蝙蝠侠阿卡姆骑士里的蝙蝠侠套装,有种机械的感觉。腿部黑乎乎的一直看不清,但是我感觉好像是没有装甲的,就差了点意思。
蝙蝠侠我一直喜欢两种风格,一种是类似元年和漫长万圣节这样的,有法科内家族,罗马人等等这样黑手党的。因为我是一个黑帮片爱好者。想想那群坐在椅子上抱着猫的教父,Button man,被蝙蝠侠胖揍个半死就有种特别的反差感觉。另一个风格就是变态杀人狂带探案的,包括但不限于类似缄默,新52的猫头鹰法庭,三个小丑,漫长万圣节,猪脸教授,新52的木偶师等等,这些在那些变态杀人狂电影里叱咤风云的变态杀人狂们被蝙蝠侠吊打也有一种反差的萌点。这一部作品中蝙蝠侠对抗的主要反派是谜语人,就是绿帽子绿西服精神小伙英格玛。说实话除了我记得新52上他玩了个大的还有缄默上玩了个大的,这货一直挺默默无名的。与其说他是谜语人,不如说他更有点像日历人或者某些单行本中的小丑,因为谜语人我感觉要么就玩大的,像新52那样直接颠覆了哥谭,成了皇帝一样的人物,把蝙蝠侠人搞晕了,要么就是游离于幕后之外,然后蝙蝠侠也不能怎么样他,就像缄默一样。但是这部电影里的谜语人就放低了姿态,脏活累活都自己干,风格也成了七宗罪风格了,不能说多好吧,但是我感觉把谜语人放到这个角色上,多少大材小用了,你放个扎斯先生上去都成。也是因为这个,导致最后的结局高潮略微有点莫名其妙,很不谜语人,整个电影呈现了一种头重脚轻的状态。
电影中的设定是蝙蝠侠出道两年多,“It has been two years”,按道理来说蝙蝠侠在哥谭已经是轻车熟路,驾轻就熟了,但是这个蝙蝠侠还没有摆脱元年的稚嫩,还在找寻自己的风格,所以这个电影还可以当作是一部元年电影。蝙蝠侠打的还是挺狠的,就是装备寒酸了一点,而且电影的风格真是lorre说的,要不是时常出现的智能手机,你真以为是在看一部70年代拍的电影。蝙蝠侠的装备实在是有点低级了,不说你做到阿卡姆骑士里那种机械式铠甲,多层透视什么的,你起码得有蝙蝠侠内裤外穿阶段都有的道具吧。蝙蝠侠的智力比起大本来有巨额的提升,整个电影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划为侦探片了。不得不说导演还是很鸡贼的,几乎所有的动作场面都剪到预告里了,你以为电影里还有更多的战斗,其实都给你展示了,有点类似汤老师的电影卡彭,看预告你以为是警匪大火并,是情人节大屠杀,是芝加哥之王,实际上是风烛残年的老卡彭回忆往昔。
但是作为一部元年电影,你必须必须不能错过的人物就是戈登警长,但是这个电影中的戈登就跟不存在一样,没有任何心里,你把他换成任何一个警察都行,但是看过蝙蝠侠漫画的人都知道,戈登是独一无二的,作为一个前特种兵出身的警察,戈登不仅在身手上是警察局的顶尖,而且并不是像电影里的戈登一样,像个傻白甜,他不仅知道警察局的那些罪恶,而且很多都是他亲身经历的。我不明白为什么没有一个电影会像漫画,动画片里那样刻画这个为了社会,为了家庭付出了一切的几乎就是好警察代名词的戈登警长,搞得戈登就是个打酱油的。这是我对电影不满意的地方之一。
克洛维兹的猫女我只能说顶级,顶级中的顶级,这就是猫女本人啊。没什么多说的,如果电影没了这么好的猫女,肯定是要扣分的。导演重新拾起来“I am vengeance”这个口号,用这个口号去刻画了蝙蝠侠如何从复仇的形象转换到哥谭新希望的象征。说实话,我看了这么多漫画,电影,动画,没有一个把这个形象表现的有蝙蝠侠阿卡姆起源里好,阿卡姆起源最后戈登那段话也是永恒的经典,建议这些导演们都来看看,人家游戏里戈登也没什么戏份,但是戈登这个人的形象就赫然立在了纸上,从最开始的“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batman”到最后的“He gives us a hope to believe”的转变非常的自然生动。不过电影主要还是由于反派的不给力和剧情节奏的不稳定,导致了最后的转变多多少少并没有那么顺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阿福,为什么就不能找一个瘦削高挑的英国老头来演呢?我不是说咕噜演的不好,就是你看咕噜这货五大三粗的,看起来比蝙蝠侠还壮,多少不太合适。而且他演的这个阿福少了阿福特有的阿福幽默感,虽然目前出现的几个也都没怎么表现出来,杰瑞米艾恩斯版本的还可以,你把他换了去干什么?
电影致敬的桥段很多,法科内的脸被猫女抓了三道,蝙蝠侠他爹和法科内深厚的友谊等等。但是我记得哥谭的创始家族就是人家阿卡姆家族,怎么还有个韦恩,强行拔高了韦恩家族。我记得在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里扫描阿卡姆家族的徽章,类似一个屎壳郎,那个创始人就唠叨起他怎么创业。
说了这么多,其实电影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在去年一年看了这么多好莱坞的拉跨作品,有这么一部不怎么拉跨的,真是不容易。虽然剧情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节奏的不流畅,但是整体而言还是瑕不掩瑜的。我可以给8.5/10吧,情怀多给1分。最后彩蛋真坑爹啊,我以为是有什么联动呢,结果,额,可以不留在电影院看这个彩蛋。
I am vengeance,I am the night——《新蝙蝠侠》无剧透影评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关于家庭的横穿美国之旅
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还是一个疯狂的,饥渴的“玩家”,在那个我还使用e5200,2GB ddr2加HD 3450的年代,我就听说过三个我一直想玩,但是我却在网络上难以找到相关资源的游戏——美国末日,战神,以及神秘海域3。每一部都让当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