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82年生的金智英》:她只是想过普通人的生活,却成了社会舆论的焦点。 - 微信

原著长评:《82年生的金智英》:每个女人都能看懂的故事。 - 微信

《82年生的金智英》是赵南柱于2016年出版的小说,自2016年10月首次出版以来,在韩国本土的销量已超过100万册,成为百万级畅销书。此外,小说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十个语言区域的销量累计超过30万册。其中,日本亚马逊上架后仅五天便登上亚洲文学类畅销榜,单在日本的销量已突破20万册,成为长销书目。美国《时代》周刊在2020年将其列入“必读书籍100本”之一,同时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候选名单。在台湾,该书曾在LIMU电子书平台的小说类畅销榜中夺冠。

从文字到影像

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选择了不同于原著小说的叙述方式。原著通过精神科医生作为叙述者,按时间顺序列举主人公的生活经历,而电影则采用了略有不同的手法。在电影中,看似日常却又显得不同的金智英的故事,通过现实与过去的交替呈现,从而展现了更加多样化的视角。

此外,与原著对主人公的现状和未来做出相对阴郁的结尾不同,电影选择了一个更为乐观主义的收尾方式:金智英实现了童年的梦想,以文学作家的身份开启了新生活,赋予了故事一种“完美结局”的氛围。

作品之外:观众对金智英的不同解读

有人称赞它忠实地呈现了女性的社会困境,是韩国女性主义的代表作,而也有人认为它过于情绪化,甚至“夸大事实”,也有人质疑它“煽动性别对立”,甚至认为它是在攻击男性。一些社会学者指出,尽管作品展现了女性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但并没有提供明确的解决方案。一些女性主义学者认为,尽管电影强调了女性的困境,但它仍属于“温和女性主义”范畴,并未真正挑战更深层次的父权结构。

电影上映后,许多女性纷纷站出来分享自己在职场和家庭中经历的性别不公,一些公司甚至因此调整了育儿假政策,现实世界对这部电影的回应比想象中更真实和沉重。这场讨论不仅停留在电影层面,更影响到了现实社会。

韩国社会如何塑造女性的生存空间

根据2023年韩国《中央日报》的调查,韩国女性在职场晋升方面仍然面临困难,高层管理职位中女性比例仅为16.3%。在韩国,很多女性结婚生子后,职场的大门就像被锁上了一样,再想回来变得异常艰难,使得职场性别不平等问题更加严重。

根据2023年统计,韩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为61.4%,在OECD成员国中排名第31位,而职场性别薪资差距在OECD国家中仍排名第一,高达31.2%,显示出性别不平等问题仍然存在。同时,韩国婚姻家庭研究所的数据显示,约60%的韩国女性在生育后因缺乏社会支持而被迫辞去工作。

除了职场困境,韩国女性在家庭责任分担方面也面临巨大挑战。尽管近年来政府推动性别平等政策,但社会观念的根深蒂固,使得许多女性仍在婚育后被迫回归家庭。《韩国时报》的一项研究表明,韩国男性在家庭劳动上的平均时间仅为女性的四分之一,这种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女性在事业和家庭之间的矛盾。

韩国女性的处境,放眼全球是否有所不同?

韩国女性面临的职场和社会挑战,是否在其他国家也存在?在日本,情况也类似。日本政府推出了“女性活跃化政策”,鼓励女性进入职场,并提高女性在领导岗位的比例。但现实是,女性高层管理职位比例依然极低,许多女性在结婚生育后仍然面临职场边缘化的问题,这让“女性活跃化”更像是一句口号,而非真正的制度性变革。而在北欧国家,如瑞典和挪威,政府提供最长480天的带薪产假,并推行弹性工作制度,使女性可以更自由地平衡事业和家庭。相比之下,韩国虽然法律规定了育儿假,但在企业文化的限制下,许多女性仍然难以真正享受这一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