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孩的名字,一开始是诶
她喊妹妹总是喊诶,直到后来妈妈喊她也是诶,终于懂了。开头她和妹妹的关系还是那么模糊,到后面突然明了了。妈妈少了钱只会觉得是小丽拿的,不是她的错也会让她跪下惩罚。小丽和妹妹永远是她做饭,甚至在小丽都没早饭吃的时候,妹妹还有着零花钱。医务室老师说不要总买菠萝包,还有草莓味、红豆味。天天吃一种会腻的。但小丽的便当,永远的番薯和饭。
有些情绪只有经历过才能感同身受。小丽在影片里几乎没有笑过,莉莉跟她一起玩时,有一刻她终于笑了。但莉莉说她怎么连笑都是苦的。她不理解为什么妹妹被说了还能笑得那么开心。一开始我也不理解为什么姐妹的情绪差别会如此大,后面才明白是她们是在同一屋檐下确实完全不同的对待方式。小丽是只能睡在衣柜里的,妹妹是可以躺床上的。上学如果迟到,只有她会被说。衣服的背带妹妹是在她催促中穿好的,但小丽却在楼梯上边走边穿。她总是像一个做错事的小孩,明明她什么错都没有。什么爱都没有。前面总是看到妈妈把爸爸的家暴转移到对小丽的暴力中,弱者欺负更弱的人。小丽的睡袋总是浮现酒鬼爸爸的掌印,无形的手掐着小丽的脖子。

其实电影的开头镜头总是莫名其妙怼脸,放一些很梦核的片段,还觉得这只是一部像学生电影的作品。到后面渐渐能理解导演想要讲的故事了,很能理解,为什么她在看到校外的小洞里看到别人妈妈带孩子吃早饭的触动。还有在楼梯上突然看到气球从妹妹背包里飞出来。她也想逃走啊,有没有一刻她也希望自己是那只气球🎈。在她们一起翘课去混的那一晚,树林里的树叶沙沙作响,小丽幻想着自己爬上树,上吊了解。结果掉下来,她和莉莉躺在地上。莉莉是拯救她的那个人。莉莉会很认真的叫着小丽的名字,给她吃自己的便当,带她逃离那个家。她们都有着不幸的原声家庭。

看电影的过程里哭了两次,有一次是小丽长大了,回来看妈妈,她轻轻问妈妈,你知道这些年我怎么过来的吗?妈妈只说她应该过的挺好,过得好就好。那一刻我也替小丽伤心,她哭的时候我也一起哭了。妈妈还是不懂,又一次伤了她。

就妈妈的经历来说她也挺难的,被家里人闲言碎语、被老公家暴,两个孩子只能明目张胆的爱一个(小丽总被说偷情来的小孩,我想这也是妈妈没法在家里对她好爱她的一部分原因吧)一直不清楚妈妈到底爱不爱小丽,直到小丽出走的那一晚,妈妈到处找她,我看到了一些妈妈的爱。把大姨的住址给小丽后,她转身就走,留下小丽一个人站在风雨里。妈妈一上楼就一个人哭的很伤心,她是怕不这么做小丽不走吧。但生活也是戏剧的,在小丽走的那一晚,酒鬼混爹也在路上出事死了。也许大部分时候妈妈都不爱小丽吧,明明在长大后小丽问妈妈过得好不好时,她也顿了一下。却还是含糊过去自己的感情留下不爱的样子。

很早就听了这部电影,今天才有时间去看。结果只有附近一家十公里的电影院有放映,排片也这么少啊。真的挺值得的。看进去后,剧情就不仅是小丽的故事,也是很多跟小丽一样情感经历的人的共鸣。十八岁前我也不知道开心是什么滋味,不知道为什么别人总是笑得那么开心。哪怕微笑也是苦的,也跟小丽一样每天哭丧着脸,生活中没有什么值得开心的事。也没有爱自己的父母。哭的时候很多片刻也是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人真的只有长大了才慢慢有能力去修补破碎的自己。还好暴雨过后,是天晴,这场雨总会停的。

别回头,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