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的点映,电影又叫春歌,这个更合适,整部电影都有水相伴。人的孕育就是在水中的,生活的束缚是水,最后的归宿是海水潮起潮落。整部电影很多次都看的落泪,来看的人都沉静其中,旁边的妹子频频擦纸巾。
观众能感同身受,是因为年老,赡养,抚养,人都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不问阶级出身。打动观众要的很简单,那就是这种东西是能够得到的,是马上或者正在面临的问题,不是用底层用边缘人里刻意来叙述一些苦难来用不断流血的伤口来告知观众现在的幸福,更不需要通过塑造一个我命由我不用天的阿甘来被打鸡血。我喜欢这种电影,它提供了一个范本,虽然刚开始呈现的时候我觉得它很完美化,高等教育下母女和谐知书达理,还有带小花园的院落。85岁的母亲照顾65岁突然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女儿,在女儿越变越小时,带着知道她们的过去,女儿一直执着于整理出版父亲考古日记。原因是愧疚,是怀念。因那疯魔的历史原因,不可挽回的造成了父亲的自尽,母亲不可逆转的一生伤痛,深埋于心底的愧疚在得病后得到了告解与母亲的宽恕。再然后女儿开始病重,认不出母亲,但她的母亲没有放弃,为母则刚,如潮水般温柔的包裹承托起她。照顾病人,没有人不会经历心力交瘁,被病人的不理解和付出后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的委屈伤心气愤,这里面因为她们有很好的交流与互相的爱,得到了解决。影片导演很有艺术性,基调细腻而不乏文艺,里面几度与水有关的镜头我很喜欢,第一次是女儿发病,一叶知秋,一片枯叶落入水中;第二次是去海洋馆里的鲸鱼,这里面是有所指,女儿说“爸爸是不会说话的鲸鱼,我是一滴水”;第三次是女儿在躺在水面满载着父亲日记的小舟里;第四次是她带着头巾在船上;第五次是她和母亲俩个人水中头部满脸笑容的影像;第六次是影片最后的大海潮汐,有近景远景和航拍。我文词和理解都有限,这最后总感觉意喻着很多层面的东西。整部电影人物很简单,寥寥数笔却内容丰富,可感可知,养老,赡养,一块呈现,还一种让人觉得难度巨大形式摆在眼前。这是人们不是不可能面对的问题,因为可能性很大,才会想知道有什么的方式去应对。演员演技很赞,我也是因为老太太在相爱相亲的演技被圈粉,这次更惊叹于奚美娟老师的演技,这样有内容有思考有角度的电影,在2022年好难得。叙述是可理解的,内容是可触碰的没有距离感,留下空白去让人感受与思考。好作品才能让我勇敢的拿起小学生写写写,按照市场行情很难说会票房大卖,但有时间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