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对感情超乎寻常的敏锐和无与伦比的精准描述让我一开始就被深深吸引。或许之前读外国名著较少的缘故,这种感觉就像初窥宝藏一样令人惊喜与震撼。

即便如此,我认为他依然没能给出爱情的确切定义,只留下一段段包括他自己在内都无法判断的案例,让所有人陷入沉思。

——流星般出现的天才棋手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与情人之间算是爱情吗?

——医生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和女主费尔明娜·达萨之间算是爱情吗?

——男主弗罗伦蒂诺·阿里萨和女主之间算是爱情吗?

——男主和莱昂娜·卡西亚尼之间算是爱情吗?

——男主和众情人、医生和情人之间算是爱情吗?

......

恐怕都不是,或仅仅表现了一些残缺的侧面。爱情究竟是什么?我想单凭人类的语言不足以给出全部定义。就如同霍乱一般,人们从来也搞不懂它是什么,只能被动地接受。

男主对女主长达半个世纪的苦恋终于在医生死后得以慰藉,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作品对故事背景地——哥伦比亚——的历史变迁也做了侧面交代。

文明发展所带来的对大自然的摧残与小说贯穿始终的孤独感产生了共鸣。与男主初次乘船旅行时的心境孤独相比,结局和女主共同旅行时,河道两岸的生机凋零更使人心头沉闷。人类终究是一种欲望驱使的动物,他们不停地挥舞着这把“双刃剑”,伤及无辜的同时也戕害自己。如果说文明的发展给大自然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破坏,那么爱情,就像霍乱一样,则给与人类自身沉重打击。

确切的说,爱,本身就是一场霍乱!

在这场“霍乱”中,男主是最严重的患者,也是最积极的传染人。

说实话,我对此人没一丁点好感,同样仅限于“可怜”。

文中多次提及“他射杀了老虎却不知拿虎皮怎么办”时,使我不禁将他跟“射杀海牛”的美国佬、“张大嘴装死以捕食蝴蝶”的鳄鱼联系在一块儿。就算单讲可怜,那只被“鳄鱼吞掉的蝴蝶”——14岁少女阿美利加·维库尼亚——委实更可怜!

有人说,男主是世界上最长情的男人。他的一生,都在以不同形式践行对女主的爱。

我呸!这是我听过的最荒谬的扯淡!

照这个逻辑,世界上所有的花心行为都可以解读成“对爱的实践”了。而事实上,忠贞、专一才是爱最基本的要求,包括精神与肉体。男主那叫滥情。即便算爱,也只是“爱自己”。

另一点,虽然他对女主的苦恋长达半个世纪,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病态的偏执。即便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

那不过是一场短暂的、没经过柴米油盐考验的结合,成色难被认可。就像别人帮你带大的孩子,怎么看怎么爱。真自己来带,那些说不也说不清的糟心事恨不得把他送人。

读到结尾前,我一度认为女主不可能接受男主。影子般的黑礼服“恶贯满盈”,就该孤独老死!没想到结局如此“圆满”...

但想想也对,既然爱情是一场霍乱,这个一生玩火的男人没理由不“病入膏肓”。也只有对女主的爱,才足以致其性命。

猜一猜二人的结局。

我想文中是给了暗示的,即不止一次提过的那则新闻:一对老年夫妇被船夫活活用船桨打死。

当女主决定接受男主时,他们就已注定无法下船,否则必将面对《正义报》们指名道姓、仇敌一般的口诛笔伐和无尽的恐惧与孤独。而依照男主的办法,终其“一生一世”在河上航行不失为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他们本已风烛残年,再加上河运条件恶劣,折腾三两回恐怕就挂了。

但是,船长不干!

即便开头被爱情的霍乱冲昏头脑,但醒悟之后,强硬的迭戈·萨马利塔诺不会拿自己的大好前程开玩笑。左右权衡下,才在男主答应给他一大笔安家费后,勉强多载他们一程,中途放他们下船(如果不死的话),再三叮嘱二老隐姓埋名并留下他们的“遗书”以敷衍当局,这才返航了事。

至此,爱情终于“夺走”了两名“除了霍乱从不得其它疾病”的人的性命。对二人来说,在拥有这一具有无比诱惑的欲望之前,半个世纪的时光如同虚度,而拥有之后,分分秒秒即是永恒。所以,他们死亦无憾!

最后,以男主摔断腿后说的一句意含双关的话做结尾:

“请别这样对我,医生”他哀求道,“我的两个月就如同您的十年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