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定性的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动画,注重从生活细节中提取表现元素,丰富故事情节,深化表现主题。

在角色的设计上,都采用了漫画的表现形式,通过精巧的构思和诙谐的笔调,把原本平常的生活情节,处理得极具典型性和幽默感,使动画的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让动画特色更加鲜明。

...

在场景的设计上也很有特色,空间背景通常采用空白处理,在动画短片《超级肥皂》和《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中最为突出,这种处理手法被曾经共同执导的阿达(本名徐景达)称其为“假定性的现实主义”。

空白空间是虚拟的开放式空间,可以根据情节的需要,随意组合,自由变化。这种设计手法具有高度的假定性和灵活性,突破真实的生活时空,给观众留下一定的遐想,有利于表现主题。

另外,这种场景设计与漫画式角色表现手法有机结合,使动画角色更突出,动画语言更精准,体现出马克宣对现实主义动画创作的整体驾驭能力。他还能够把握时代脉搏,超越传统、突破自我,从传统题材中走出来,关注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并通过动画作品,解析生活,对当代动画发展具有深刻启示。

(二)利于漫画片的国际传播

《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是继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之后,中国动画片第二次荣登昂西的领奖台,因此这部片子得奖,被认为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马克宣对于“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贡献,除了他所参与的水墨动画及其他创作之外,应该特别指出的是他所致力的另一风格的动画片,即习惯上被称作“漫画片”的这一类作品。

...

这一类动画片运用简练的线条和单纯的色彩造型,背景则遵循中国画“留白”、“计白当黑”的原则,尽量简洁。

影片一般无对白,以夸张而富表现力的动作并辅以音响音乐,这一类创作对“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丰富和发展最具积极意义之处在于,它着力于影片立意的开掘,注重思想的新意和深度,构思的独特和巧妙,以及动画语言的创新在艺术风格上个也力求从民族传统中汲取营养,而不只是在美术形式上做文章。

同时它也借鉴迪士尼和“南斯拉夫学派”的动画电影的有益经验,洋为中用。

这一类动画片的先行者中有著名动画艺术家和漫画家王树忱、阿达。马克宣作为原画,多次参与此类影片的创作。他作为导演执导的五部影片中仍有四部属于这类,足见他锲而不舍的追求。

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称赞《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有意思、有特点、有个性”,并希望马克宣沿着这条路子继续开拓。

...

“超时空对话”——上美影“遗珠”× HiShorts! 动画艺术展正在上海虹口今潮8弄举办中,欢迎来展览现场观看本片,get更多幕后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