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那不勒斯,是因为去年的美剧《我的天才女友》,没看过原著的我,深深地被这部经典的女性电视剧吸引住了,几遍沉迷还不能满足内心的欢喜,以至于晚上的梦里都有莉拉的身影,最实在的评价就是,演得太真实,太骨感,太美好,以至于不能接受婚后边莉拉生活和心理的变化。

不得不赞叹,该剧的小演员的演技简直爆棚了,导演选人眼光着实令人佩服。
吵杂混乱的街道,呜呜发声的汽车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间歇的叫卖声,平整陈旧的楼房,结实而又布满石子的小巷,拍抖着发酸被子的妇女的之间八卦对话,朝九晚五的争吵,明里暗里的较量和斗争,一条宁静又吵杂的街巷,一种平凡却又充满斗争的生活,天才莉拉和不甘落后的莱农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

令人五味杂阵的是有关两次“庶民”对话。
在莉拉和斯特凡诺的婚礼上,莱农再次被问到,“你知道什么是庶民吗?”“知道,老师。”在那一刻,我更清楚庶民是庶民,要比几年前奥利维耶罗老师问我时更加清楚。我们就是庶民,庶民就是争抢食物和酒,就是为了上菜的先后次序、服务好坏而争吵,就是那面肮脏的地板—服务员正在上面走来走去,就是那些越来越粗俗的祝酒词。庶民就是我的母亲,她喝了酒,现在整个背都靠着我父亲的肩膀上。我父亲一本正经,我母亲张着大嘴在笑,因为佛罗伦萨的古董商人讲了一个淫秽的段子。所有人都在笑,包括莉拉,她看起来像要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到底。她比第一次老师问她的时候更清楚,庶民不仅仅是罗大帝国的平民,还是他们可怜的自己。

最让我感动和撼动心灵的一幕,是在一个假期里,莱农的母亲送她去伊斯基亚岛度假。那天天气出奇的好,窄长的码头,喧嚣的小路,母亲一拐一拐紧凑的步伐,不时的叮咛,每一步行走,沉重却坚定。当母亲把打包好的物品递给莱农,并嘱托负责人帮忙照顾一下那瞬间,仿佛她和莉拉的命运彻底分了岔,无论再多的交集也无法把她们凑在一起。这也验证了一个道理:原生家庭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命运。正如奥利维耶罗老师所说,“假如一个人想一直做庶民,那他的孩子、孙子,都会命若草芥,不值一提。”

我们都被莉拉的果断和胆量所征服,那个瘦弱的身躯、黝黑的皮肤、眼里闪烁着坚定光芒的小女孩。小小的身子里隐藏着一股力量,那么地不羁和有劲,仿佛只要一个坚定的眼神,世界就能为她转动,一声“我就要读书”,世上就无人敢反抗。莉拉不是“伤仲永”,她很有天赋,在自我学习,在斗争,一直都在。她可能不知道,她的轻轻一步就是别人的一世。然而,她还是输了,输给的不是她的家庭,也不是她那沙哑的抗争,而是她自己,她没有意识到,在那条充斥着利益气息的街道上,她能依靠和信任的人只有她自己。而且,也只有自己。

很可惜的是,莉拉和莱农都成长的太快了,还没看够她们抱在一起看《小妇人》,还没看够她们一起玩布娃娃,一起去找堂柯吉,一起翘课去看海,还没看够那两个奔跑穿梭在街区的身影,她们就长大了。
虽然知道莉拉的结局很凄惨,但仿佛不用再看却已知道了一切,因为最美好的已经留在记忆里,真希望她们能够看透了不美好却相信美好,见过不善良却依旧善良。
也期待那不勒斯四部曲之《离开的,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