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开头的几集让我想起《天才少女》这部电影,二者设定上相似的地方很多,但探讨的完全不是同一个事情。或者说,我并不觉得这部剧是在有意探讨什么东西。

每次面对这样的天才(天才这一词我并不是非常喜欢直接放在这里,它有否定了一个人后天努力的意思,正如我们从这部剧中看到的,Beth靠的绝不仅仅是天赋,还有她的努力,我更喜欢称之为“挣扎”,因为这不仅是学习棋艺的努力,还有她对自己过去的抗争,对现状的反思),或者更广义上来说是这样纯粹的人(很多人并不具有天赋,但凭着同样纯粹的渴求和热爱,他们依旧散发着光芒),只是看着他们的故事,我都会感到无比的心疼,非常想去给他们一个拥抱。我看不得如此光洁无瑕的人被周遭的不理解乃至恶意玷污。都说天才是有代价的,其实这种代价并不全部来自于外部,同样有其自身的原因,因此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我都真心为他们提着一颗心,一方面期待着他们大放异彩,另一方面又不想他们被大众随意评判。

有人说Beth这个角色是男性慕强心理的体现,她没有表现出普遍女性的困惑、烦恼、遭遇的问题。我倒是认为一部剧,乃至电影、小说都不必非要探讨什么,以至于人们看完之后都能获得什么“大道理”、“批判性思想”等等。

我们要承认,很多时候:一个故事只是一个故事而已。不必非要探讨什么,说教什么。看到一个好故事能牵动你的内心,触及你的情感,那就是幸福无比的事情了。理性横行的世界需要给感性一定的空间。

另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在于,本剧把爱情放在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地位。Beth会借助性来宣泄内心的不安,或者纯粹为了快乐,但她倒是从未牵绊于谁。她只对Townes动了真心,然而她也没让这成为自己的包袱。不得不说,当我看到最后,Townes突然出现,大洋那头的Benny和Harry等一群旧日好友(前两个也算是炮友?)在电话里熬夜为Beth想对策的时候,我简直激动得大半夜在寝室伸着双臂无声地欢呼着。这样的情感让我想起了之前看《Begin Again》的心情。也正是超越两性,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为同样的热忱、目标建立起的纽带,把那种沉迷于一件热爱到无以复加的事情,而自己抬头时,发现也有这么一撮人,竟与自己同途的微妙情感,推到了聚光灯下,让这个有点冷冰冰的世界也看一看,这是多么迷人。(哈哈哈,说了这么一句复杂的话,也许只有真正热爱过某件事情的人才会懂这样的感觉吧。)

剧里的有几个人物我个人觉得也特别有意思。一个是Beth的养母。一开始我觉得她有点对Beth颐指气使,而且还有点财迷心窍,我以为她会对Beth非常不友好,只是把Beth当摇钱树。后面我也渐渐理解,虽然她一开始确实是冲着钱带Beth来的,但这也挺好。人非圣贤,对于这样一个领养的青少年,难免会有一些功利的考量。

对人还真就是论迹不论心,若论心,这世上再无英雄。

除此以外养母该尽的义务她也并没少什么。而且实事求是地说,若不是养母那点赚钱的小心思,没有养母的陪伴和支持,Beth的梦想乃至人生本可能会被扼杀在摇篮里。所以我们看到,Beth对养母是有无尽的感恩之情,她最后一狠心买下了混蛋养父的房子很大程度也是为此,Beth不愿看到象征着母亲的房子易手。收拾家具的时候,Beth还特意注视着养母的相片。

Shaibel先生实在是太令人惋惜了,我看到一半的时候就料想到,Shaibel先生可能等不到Beth亲自回去看他了。Shaibel先生,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呢,Beth欠你的十美元还没给你呢。(T ^ T)

这部剧里面很多人物给人的感觉并不是那么的鲜明的。比如反派坏得变态,我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是剧里的这些具有复杂性“人”,时刻让我提心吊胆。很多时候我都怕他们会做出一些我接受不了的事情,结果是他们的确做了些我并不太喜欢的事,但也并不是十恶不赦的事。可以说,很真实。大部分我们周围的人,就是如此 。我们一辈子都遇不到几个满肚子坏水的大坏蛋,也不会有几个圣人转世般的好人,大家都不过是不那么好的“好人”罢了。

还有个点令我非常意外,本剧竟然吐槽基督教那一套毫无道理,而且还是在马列主义面前。本剧也是出人意料地没有刻意抹黑苏联,而是以个人的角度来看待苏联,并非意识形态或政府。最后的比赛上,白头发盖住脸的特级大师老爷爷对Beth说的话,和Townes说过的一模一样。博戈夫输了以后也并没有气急败坏,而是以真正的,大师的姿态,欣慰地看着后辈成长并超越自己。这部剧中对Beth很重要的几个对手都非常地尊敬Beth,就算是一开始桀骜不驯的Harry后来也变得那样谦虚,他们也都成为了Beth成长路上的一个关键节点。虽然看起来很理想化,但我倒是认为,也正是他们的高尚,才让他们成为了对Beth重要的人,对嘛?Beth的对手中并不乏对她轻蔑之人,他们最后只不过是芸芸而已。

总之,这部剧让我看到了一个好故事。Beth确实不是个普通人,但透过她,我看到了她周围形形色色的人,Townes、Benny、Harry、下棋的兄弟俩、Shaibel先生、闺蜜Jolene、孤儿院院长、养父养母等等。让我坚信真善美,即便是不那么完美的,却是最真实自然的。而且还过了一把为才华横溢的天才大师喝彩的瘾。足够足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