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除了2005年选超女,这是我第一次很认真地追一个真人秀综艺,其他都是有一搭没一搭,或者是智力输出为主的谈话类节目,以前的认识误区,以为只有在认知上疯狂挖掘自己才是有益于个人成长的。今年,大概是疫情让人慢下来了,也大概是工作上很多事没有那么顺利。过去的十几年,欠了太多的觉要补,吃饱睡好,生活规律以后,找到了新的平衡点。
因为刘敏涛姐姐的出圈gif,我一直误以为那是一段一个叫《乘风破浪的姐姐》的新综艺上的表演,直到过了一、两个月之后,节目正式播出,发现这个节目才出街,而且和刘敏涛姐姐毫无关系。不过,没关系,我就正式陷入这个节目了。大概因为我既不是谁的妻子,也不是谁的妈妈,那些贴满社会身份属性的节目实在没有代入感,终于等到一档节目是“中年”女性,或者是“大龄”女性干专业了,她们既不是谁的妻子、也不是谁的女儿、不是谁的儿媳,不是谁的妈妈,她们就是她们自己,她们来这里,也来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的。就如同看到女律师如何打官司、女医生如何做手术,女保洁阿姨如何给家庭客户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我期待的是, 终于可以在这档节目里看到,女性对自己职业和价值的态度、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如何应对目标,如何站着活下来。
大概,会思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关键要素;然而,会娱乐,似乎更是人类从食物链的弱小哺乳动物进化到食物链顶端统治地球的最不可忽视的原因。因为,相信虚构的故事,和道德、情感、待人接物,这些根本看不见、抓不到却真实存在的规则、秩序,让人类活下来,创造出了很多远远超过自己边界的美好事物。
老实说,和刚开始被这个节目搞得很上头的状态比起来,我已经远远落后于节目播出的进度,为了看节目果断开通的会员也退订了。后面几期大概率也不太会看,已经跑去看乐队的夏天、脱口秀大会、昨天开看这就是街舞以后,已经完完全全不想看姐姐了。尤其是在那种彻头彻尾地自信、大大方方的battle、毫无保留地展现能力、即使是14天酒店隔离集训街舞的替补队长钟汉良也都毫不怯场。
作为社交媒体资深潜水员,因为这个节目已经发了几次贴了,每一次,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都会有些变化。大概,因为我就是一个“大龄”姐姐吧。这种性别年龄的身份困境,无时无刻不在我的身上发生。今天,之所以有冲动写下这一大堆有的没的,可能是这两天所遇到的种种事情的累积,特别想聊聊女性视角这件事。
还有一个很私人的原因,就因为对万茜的态度,造成了和一直以为可以聊灵魂天的朋友在认知讨论上的分离和情绪上的受伤,大概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不会太深入地去思考这个问题,我只会很粗暴地认为,这个30+女性节目的高开低走,是一次失败的社会实践。这里是抛开节目的商业价值和参与的姐姐们的个人收获所说的。相信节目组和主办方,还有各位姐姐们,或多或少挣了些钱;然而,这个节目的“野心”(用双引号的意思是想表达,区别是惯常理解的负面性,我个人觉得野心是特别好的东西)如果只是止步于此,那真是有些可惜。
首先,人和她们的剧本。我相信综艺真人秀一定是有剧本的,或者说没有剧本也会有一个大致的策划走向,任何一个人来操盘这件事,如果想做一档好看的节目,一定会考虑这个问题,这点无可厚非。你总要去点一点,这30个人里面有几个是有冠军相的。总不能任其发展,最后开天窗。毕竟,对于成名的熟龄女性来说,综艺属性大过选秀属性。
而且,这个节目的立意是“大龄”姐姐,仍然可以业务能力顶尖,宝岛不老,艺坛常青,选一个30刚出头的,机率会小很多;基于各种合约的权限的差异,每一个姐姐拿到的合同肯定是有差异的,因为这可是姐姐啊,她们有团队、有律师、有经纪人,不会像素人一样,一个甲方格式合同就统统搞定了。操作空间上,一定是有权益差异的。
其次,营销出圈。这个节目一定有营销的,营销也同样不是坏词,只是一个产品推出市场的正常操作,就像你做一款互联网产品,所有参与的人,投资人、决策者、产品经理、程序员、自媒体运营、渠道运营、甚至用户,大家一定会问你,如何获客?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圈层细分、城市无处不在折叠的时代,如何获客是一个必答题。
有了清晰的用户画像,才方便把这个节目商业化,比如冠名赞助商、各个级别的赞助商,没有赞助商,我们是看不到节目的。这个也好理解。
第三,良性口碑。如何最高效率、最大范围地尽可能地形成话题度,形成暴风式的传播,充分地利用好各类社交网络平台就是重重之重了。毕竟用户只有一对眼睛观看、一张嘴说话、两双手可以打字,同期那么多节目,讨论了一个,就不可能再去讨论另一个。
这大概就是热度,所谓口碑,为来年的第二季,更强大的吸金能力,能有更多的经费和资源做更好的节目,形成正循环。
最后,就是实操和执行。我不知道这个节目是否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有原型,如果没有的话,这一季相当于原创节目打demo,这种混乱的赛制和模糊的赛程就能理解了,节目组也是在一边想一边干,所以连贯性受阻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我们任何的关于是否节目真正展现了三十而励、三十而郦的立意,都是基于以上4个现实的点出发的。
呈现出来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还有一大段路要走。
这个节目至少证明了一件事,现在的语境下,只有真正、内心非常强大的人才能抛开所有别的因素,自己定义自己。
为什么呢?
我听过一个ted上的演讲,来自一位女性创业者的,她创业的项目是帮助女性在职场上成功,她之前曾经是一位竞选经理,还曾经尝试竞选州长,但最后惨败。
她提出一个观点,男性被养大,是基于他们需要有勇气,而女性被养大,则是基于你们需要事事完美。
前几天,杨笠在脱口秀大会吐槽男性莫名其妙的迷之自信,当了爆梗王。好玩的是,姐姐里的张雨绮姐姐,因为迷之自信疯狂圈粉。我开始看的时候也会调侃她这种迷之自信,但是是用正面积极的态度。作为女性,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了。张雨绮自己说唱跳双废,但她这种性格里面这种独一无二的自信和霸气的美颜,却让她上来舞台就让人不可忽视,即便她总是混在实力不济的组,你还是会莫名其妙地觉得她在舞台上也是实力派,当然,演员本行她是漂亮得不像实力派的那类。然而蓝盈莹姐姐,明明从节目一开始就高调表态说自己想证明自己干一行像一行,且从未跑偏,一直沿着这条路笔直笔直地往目的地奔去,却被一大堆人吐槽没有观众缘,不能共情,野心写在脸上,没有女主脸。真心话,观感来说,快要误会她是唱跳歌手出身了,她一直的表现都是稳定、完整,比起动不动就犯懒直接躺倒的大多数人来说就是敬业典范本范了吧。而且她的学霸人设不是凹的,人家第一名进中戏,第一名进北京人艺、姐姐第一期个人solo第一,妥妥的学霸本霸啊。
哎,女性想勇敢地做自己真的太难了。我相信以上两位都是内心强大的人,这个节目以后,她们在抗压性和口水耐造性上能力还会大大加强,但是,不得不承认,因为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她们每走一步都并不容易。不同地是,迷之自信的勇气买单的多,展示野心的勇气却买单的少。
所以,我们在节目里看到的是,为了呈现姐姐们作为女人的完美,无论多大的年纪,都需要你是美美的(每个姐姐都得是美美的),唱歌得是完美的(现场的真唱几乎没有几首、全靠修音完美,播出时换轨,客观上导致了真正有实力的歌手非常吃亏,评判标准更单一,只能看舞蹈),你需要像标准年轻女团一样唱唱跳跳,展现活力(慢歌舞台几乎全废,除了疼痛),你要在一个可控的模子下面展现自己(每一轮的歌是在有限范围内等额选择),你还要去讨好观众(去留只且只由现场500多女性小浪花决定),诸如此类,凡此种种。一切都是系统工程。
这些事实,被另一个裸露的争议冲淡了,就是关于万茜到底是不是“皇族”的讨论(谢谢综艺节目,学到很多新词)?很难去猜测,是不是没有万茜,观众对内容和立意偏离的事实会是什么态度。而走到如今,节目组是不是会去思考,这个剧本给出去的时候,是否考虑到系统风险。就是万一她不行,有没有备选方案。
以下言辞毒舌程度4颗星,脆弱者慎入。相信理智的豆友们能够理解,我只是就事论事,说完拉到。毕竟这里是豆瓣啊。
不是小人之心,相对于其他所有参与的演员姐姐们来说,最需要一个红的机会的,的确是万茜。其他人,走得最早的王智姐姐也有出圈角色秋雅,而捧一个知名度和国民度没有那么高的宝藏实力派一定是回报最大的,参见《我是歌手》第一期黄绮珊。节目策略的原因,专业歌手的优势指数级衰减,不具备竞争优势,唱跳歌手期待过高反差不够,演员姐姐是最有机会的。伊能静因为年龄、话题度(本身的话题度、老公大热的出圈角色、早年红透东南亚的初代女团单飞成员),她留到最后,就是对“大龄”女性最大的鼓励;钟丽缇、陈松伶、宁静,这三位年轻时都是自成一方美丽、一直担当女主的实力演员,钟丽缇和陈松伶因为口音和地域有些水土不服,她们也都已经不太需要“红”这个东西加持了;郑希怡、阿朵本身就是唱跳歌手,节目效果反差不足,相比下来,万茜的确是一个适合的人选。双方都有意,一拍即合,很能理解。
一个酒香但巷子太深,也没有怎么争取,就是自己默默努力,终于感动了上天,终于被人赏识了,获得世俗意义名利双收的成功,这真的是个特别好的故事。一个只要默默努力就能逆袭命运的故事。
营销真的没有什么好丢人,或者觉得羞耻的。 然而,就看到万茜姐姐的团队,用一种落后笨拙的、所谓口碑相传、欲盖弥彰、掩耳盗铃、套路满满的营销组合拳,从节目第一期,一直打到现在,自己非要发个经纪人声明说自己不营销,然后不到2分钟后各营销号齐刷刷纷纷发出,亲自下场打脸。那篇长文,一目十诵的黛玉小姐姐过来,2分钟也是读不完的,还得做阅读理解题,然后敲成文字发出,不是提前全部安排好,根本不可能万箭齐发,控评的评论一大堆一致说女性最大的恶意来自女性,宛如复读机。诸如此类证据确凿的营销,百般解释,竟然还收获了一大堆人气和热度。我自己也手欠兮兮地搜过那些下面无脑夸好、文不对题的评论的用户主页,它们说话的内容颇像一些不太智能的机器人发的,点进去几乎都是三无小号,然后我就暗戳戳地想,又被我发现了,然后接着哀伤起来,我怎么这么无聊。
要命地是,这些营销卖得几乎都是人设,人设是早期策划,不是真正的人物特征和性格,这些东西似乎还没有生产出来。然后这种低调实力人设和疯狂拙劣营销的违和感就一直贯穿始终,让人无比割裂。想来,万茜姐姐也是没有勇气做真实的自己的。无论基于什么原因,她整个人呈现出来的,和营销宣传严重不符。比如,姬圈天菜,我想友情提醒一下。被叫做姬圈天菜的大致有3类:1. 演过拉片;2. 被传过是拉;3. 本身流露出姬气,前2,万茜姐姐似乎不曾涉及,就剩第3。但是,真正的姬气嘛,第一基础要素:和同性小姐姐们保持距离,这个道理推理一下就能懂。至于姬圈金瓜嘛,这几年,姬圈食物链的顶端是美艳帅酷专一的御姐攻,模仿男性的风潮已经退潮了。伸舌头耍酷油头喘粗气大概率不work了。
营销终归只是营销,真正大浪淘沙还能剩下来的是产品本身的品质。对于演员职业来说,就是是否创造了有说服力的角色,打动了观众,或者是惹怒了观众。
结果就是,信息不对称让争议产生了。摩擦这种东西,回合多了,性质肯定会变,情绪会占上风。
一大堆有一搭没一搭看了点儿节目,或者非受众的路人从只言片语中得出结论,网络上键盘侠戾气太重。我曾经尝试过写请大家尽量把关注点转移会节目本身的帖子,也被群起攻之。当然也有少数为我说话的。
然后还有一大堆人以“笑那什么不笑这什么”(此处是中性表达,但没找到更准确的词汇)的态度说,黑红也是红。拜托,微博粉丝400多万的网红戏精牡丹都有觉悟说,黑红不是红,红就是红,正红才是红。然后,再澄清一点,火了,和红了,是两个概念。给每一个人15分钟,她都可以有15分钟的高光时刻。这种规格的节目,谁放在那个被捧的位置都会火的。
我不想评价万茜姐姐是否真的有实力,毕竟这个涉及到评判标准、审美能力、个人偏好诸多差异。但至少从综艺真人秀的角度来看,我看到的第6期还是第7期为止,舞台上没有名场面、台下没有感受到宝藏实力派、也没有感受到有自洽的行事逻辑和自我认知,也更感受不到做人的通透、广阔的知识面和业余爱好上真正的半专业能力。没有感受到也不代表万茜姐姐没有,这些是节目之外的东西里,仅从节目来看。
如果不是看到那些营销,我本来不会有这些期待。她的扭捏,她的拧巴、她的纠结,像极了我们身边无数个女性:想在大城市打拼追求自我价值但被父母劝回家却迟迟找不到另一半,成了小城市异类的“大龄剩女”;为了已婚身份,不得不和男同志形婚的拉拉;为了掩饰年龄,染黑自己头发的中年女性;为了面包和后代,嫁给并不爱的人相信爱情可以培养的乖乖女;所谓的为了孩子,即使爱情消逝、夫妻关系味同嚼蜡也要维持表面形式不敢追求自己幸福的已婚女性。
我真的不想活成绿萝,很难死又活不好,好像哪里都有,然而实在说不出来怎么精彩。
有人不喜欢她,大概因为在生活中已经受够了平凡普通庸碌重复单调,想喜欢耀眼的那一个; 有人喜欢她,大概因为在生活中已经受够了平凡普通庸碌重复单调,在她的身上找到共鸣; 也有人喜欢她,大概因为和她一样,知道自己慢热、知道自己没有那么成功,但是期待有一天,像她的那些人设一样,可以那么丰富、那么饱满、那么坚定; 也有人不喜欢她,大概因为不想和她一样,知道自己外向热情、知道自己野心勃勃,但是却被社会规范束缚其中,不得不假装自己慢热、假装自己不想成功,而是期待有一天,不要像她的人设一样,而是做自己、做自己、做自己。
还有人喜欢她,可能把她当做一个介质,因为她提供了很多人设,以此作为外衣,逃避现实世界,去做另一个人,去获得很多很多的爱。
喜欢万茜姐姐的所有人,我尊重;但不允许认真的态度说她可能甚至都不是不好的所有人,我也希望你们尊重我不带好恶的吐槽。你也可以吐槽我喜欢的其他人:比如张博洋、比如豆豆,有创意的话,我也很喜欢啊。比如老罗就很喜欢吐槽他的这句话:“罗永浩被钉在耻辱柱上是耻辱柱的耻辱。”
我只能说,做不完美但真实的自己,对现行的语境和环境来说,对每一个女性都是艰难的。我们没有被以有勇气为目标来养育和培养。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再正常不过,这不会成为我对任何一个女性批判的点。
吐槽了万茜姐姐那么多,相信如果你配得上你自己营销的一切,你可以对我不屑一顾;如果你真诚想听到一些意见,别怪忠言逆耳;如果你还是没有勇气做自己,像阿朵姐姐说的那样,这是你下半生的功课。
作为节目开播前对你一无所知的我,为了了解你的演技(其他评分超低的那些片,实在不想浪费时间),看了一点《新世界》的片段,单人单枪击毙10几人那段太令我惊讶了,完全面不改色心不跳,像机器人在杀人。地下党不像伸张正义,像杀人如麻,抢手没有九死一生,而是自带主角光环,给我的感觉和看姐姐里你的表现一样,就是你看过剧本,知道自己反正不会死,知道自己反正不会走,所以才有这样的表现。
那些真正有实力的演技派,没有一个不是充分的打开自己的。比如你画过的演蝴蝶君的杰瑞米-艾瑞恩(昵称铁叔),只有真诚的人,才能真正敲开艺术殿堂的大门,至少扣响艺术殿堂的大门的时候,必须是真诚的。
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乘风波浪的姐姐节目的热心观众,为了看节目开通过芒果会员的过期会员,我鼓足了我的勇气,希望,把我对节目的所有感受,和盘托出。
说认真地,如果是真唱,我能接受姐姐们现场走调,开嗓我就respect真实;如果是自由选歌,我能接受姐姐们选了一首自己想唱但观众不想听的歌最后黯然离场,我依然respect忠于内心;如果是评审制度缜密、多元又从一而终,比如大众评审、专业评审、媒体评审加权累加评分决定姐姐们的去留,我喜欢的姐姐在表现不佳的一场止步舞台,我坚定地respect尊重舞台,赢得起输得起;如果是剧本和临场表现相结合,押冠军而不是保冠军,我理智地respect实干又明理。
我真的不想看见我们下一代的女孩们,还是在必须要趁年轻、必须要美丽、必须要完美、必须要讨好别人、必须要想要却假装不想要,我真的不希望,一代又一代的女性,还要这样长大。
我希望以后的女孩们,拥有张雨绮姐姐那样的迷之自信,拥有张含韵姐姐那样的我就是想长大的清醒,拥有白冰姐姐那样台下不起眼,台上亮目害眼的真实力。。。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不说我尤其喜欢的姐姐真的是不想夹带私货,我希望以后类似的姐姐,会有人说类似当时看《步步惊心》时候说的话,从大阿哥到十四阿哥,必有一款适合你。任何人展现真正的魅力之后,都能吸引到懂得欣赏的人,也能尊重别人欣赏自己不欣赏的人。
我不想为我是我而抱歉。可以为“生而为人”道歉,但没有人应该为自己是自己而抱歉。大多数人都是有优点有缺点的存在。
我相信节目开篇的百万文案,是一种美好的期望,尽管被现实砸得稀碎,但它仍然提出了一个问题,女性到底要怎样对待青春的流逝、年龄的增长、社会的期待,在这些外在客观条件的存在下,如何能够勇于追求、大胆尝试,不怕失败,接受所有的不完美,和自己的缺点和睦相处,但相信自己会变好。
老实说,如果这一代往后的人能活到120岁,30岁只过了四分之一,40岁只过了三分之一,50岁距离一半还有10年。
一切都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