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表妹一起去看的电影,为了童年回忆。
电影放映到三分之二,察觉到不对的妹妹警惕地问我大结局是啥?我看着她苦笑,然后回家的路上听她哀嚎了一路:为啥乔和劳里不能在一起?!不在一起就算了,为啥还要娶艾米???其实小时候第一次读《小妇人》,关于这个问题,我嚎得比表妹还凄惨,现在渐渐想通了,但仍免不了一点遗憾。而且有甜茶美貌加持的劳里,让乔的拒绝变得更令人意难平,毕竟拒绝一个如此好看、纯粹、热情的男孩,观众也会心痛啊。
也许是小时候没有读懂,总觉得电影比小说残忍锋利得多,将平滑的时间线打乱,没有了儿时的童话,而是从一开始就展现了乔的无奈、梅格的窘迫、艾米的妥协、劳里的颓废,一切都是梦醒后的样子。而后将现实与记忆穿插,橙黄色的温暖回忆与蓝灰色的冷酷现实交错,记忆中小说里的温暖和感动,但在电影镜头下,变成了更不可回避的无奈现实。
一直以来并不喜欢罗南的长相,看剧照的时候仍然觉得有点失望,但电影一开场就被狠狠打脸。当电影中的乔在纽约街头的人群中笑着奔跑的时候,那种飞扬跳跃的气质让我恨不得在电影院站起来喊:啊!这就是我心中的乔!和小时候读书时幻想的形象一模一样。
毫无疑问,乔是小说的绝对主角,是四个姐妹中最受欢迎的角色。她的倔强、坚强、独立、善良,以及对于梦想的不懈追求,让人没办法不心动。小时候简直将乔视为偶像,就好像窗帘后那个苍白孤独的劳里不可自拔地被乔吸引、点燃,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乔就好像是一束光,热烈璀璨。
但电影中令我感触更深的却是乔的脆弱,也正是这份脆弱让乔显得更加真实,让长大了的我仍能与其共情。
乔视为生命的写作被质疑,姐姐梅格出嫁,最爱的妹妹贝思离世,乔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孤寂和绝望,劳里的在乔心中的意义愈加突出。清楚认识自己的内心,果断拒绝劳里的乔很帅气,但在拒绝劳里后乔的孤独、不安、恐惧甚至妥协却更加真实、深刻和复杂。乔的灵魂像风一样自由,害怕受到哪怕一点约束,但同时她也会害怕孤独、害怕失去挚友,害怕失去爱。乔哭着对母亲说:
Women have minds and they have souls and they have ambitions... I’m so sick of people saying that love is all a woman is fit for. I’m so sick of it...But I’m so lonely.
瞬间被击中,这正是当下很多女孩子想说的吧。虽然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女孩子去展示才华、追求梦想,但比起男性,付出的代价却大得多。无论是当时的乔还是现在的女孩,其实都没逃过这种无奈,容貌与婚姻被看得太重,以致于为了追求自我和独立,往往不得不矫枉过正,本不应该构成冲突的婚姻和自我却成了单选题。乔不想结婚,甚至不想梅格结婚,爱情成了束缚。
很能理解乔的哭泣,从小到大,身为一个女孩子总要经历很多不公,听很多出于好心或恶意的话语。“女孩子大了成绩就不好了”“女孩子学不会理科的”“女孩子不学家务以后会被婆家嫌弃”“女孩子成绩学历不重要,找个好人家嫁了最重要”……
因为这些刺耳的话,我一直努力活得不一样,付出更多的努力,追求更不一样的目标,藏好所有痛苦,只是为了强过身边的男生。成果的确有,当年轻视我的人被打脸,那些不好听的话没敢人说了。但也只有自己知道,不知不觉中,倔强和独立让自己变得愈加强硬尖锐,失去了很多人和情感,也会在支撑不住的时候流泪,觉得好孤独。
从出版商开始与乔商量小说的结局的画面插进教授的来访时,原本挂在脸上的姨母笑就不见了,电影重写了结局,以开放式的结局暗示,因为内战后读者只爱大团圆,女主要么嫁人要么死,所以教授,也只是为了迎合市场塑造出来的一个虚假的人物,乔没能遇上真正的对的人。电影最后的画面是乔一个人抱着自己刚刚印出来的书,手上的伤口还没好,但看起来顶天立地的。电影的结局虽然让我有一点难过,但比起小说,我确实更喜欢这个,毕竟教授是个大奖,但乔看起来不像会买彩票。
读小说的时候对于梅格的印象不深,只觉得是个温柔善良的大姐姐,代表着一种传统的温暖归宿。但是,当婚礼当天,梅格对着想带自己逃婚的乔认真地说出“虽然我的梦想和你的不一样,但不代表我的梦想不重要”时,我终于明白了梅格存在的意义。乔追求梦想的光芒太闪亮,会让人将传统女性对于家的眷恋和责任的意义一笔抹杀,就犹如当下很多女性以家庭主妇为耻,对于女性不是解放而是另一种束缚。爱情和家庭,也可以是一种选择,而且绝对是正当的选择,这才是真正的女性的独立和自由。亲情爱情一点也不可耻,不落后,重要的是有选择的权利。
梅格婚姻的另一面是血淋漓的事实——贫贱夫妻百事哀。小时候对金钱没什么概念,作为女性所面临的艰辛也还未曾出现,所以对书中的梅格和艾米印象不深,也就完全没有理解梅格的选择究竟意味着什么。电影的开头,梅格为了一条五十美元的裙子而陷入家庭危机中,才让我意识到不一样的东西。乔和马奇姑妈曾有一段很可爱的对话:
乔:我想走出自己的路。
姑妈:很少有女人走出自己的路。你得嫁个好人家。
乔:你不也没嫁人吗?
姑妈:因为我有钱!
傲娇姑妈实在太可爱了!!!但背后的问题有点残忍,虽然金钱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重要的,但对于女性,尤其是想把握自己命运的女性来说格外重要。就像艾米对劳里所说的:“婚姻就是一个经济问题。”
小时候真的不喜欢艾米,但很难讨厌电影中的艾米。她是姐妹中年纪最小的,却是最清醒的一个。她有太多的迫不得已,才华和天赋这种东西,不是努力就可以得到的,就像她在巴黎的画,一样的风景,旁边的人已是印象派的、梵高的风格,而艾米仍然在写实主义。艾米可能是四个姐妹中最努力的那一个,但乔对于她来说就是降维打击,她太像平凡的我们,所以让故事显得有点残忍。
对于艾米来说,婚姻是一种不得不的选择。她和乔一样,在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和生活、命运抗争,不是所有人都如乔一样追求精神上的自由,电影中的艾米是那种把欲望写在脸上的女孩,健康的身体不够瘦,不够艺术家,世俗,不符合完美女性的期待,但特别清醒,清楚自己所处世界的游戏规则,努力在现有的框架下获取自己所能得到的最好的一切,理应获得尊重。
至于贝思,她曾是读书时让我流泪最多的角色,娇嫩的蔷薇般的女孩,善良、腼腆、一直我心中的小天使。小时候读到贝思去世的部分哭的撕心裂肺,美丽善良又脆弱的贝思看起来不适合生活在任何一个真实残酷的时代,但她却是劳伦斯先生温柔的回忆,更是乔重新站起来的勇气,比起其他三姐妹的现实意义,贝思更像是一个符号,或者说一个神灵一样的信念,却是所有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一种温柔但强大的力量。
四个姐妹性格不同,命运迥异,但每个人都在成长,每个人也都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代价。《小妇人》用四个女孩的不同命运展示了女性的诸多可能性,而电影中对乔的脆弱、梅格的挣扎困顿、艾米的清醒、世俗的展示,在爱与温暖之外展现了生活的残酷,每种选择都值得尊敬,每种生活都有各自的悲欢喜乐,每一个女孩都会从在阁楼上穿着戏服模仿话剧的小妇人成长为真正的女性,有成长有收获就必定有代价,但没有一种梦想不重要。
希望未来的女孩,可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性别、金钱、阶层、世俗观念不再构成那么大的阻碍,让小妇人们用更小的代价,成为更好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