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开始,便是圣诞夜、飞雪天、救济日,完美的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基础调调~
救济的意思,代表主角团3人是社会底层人士,也象征着结尾处主角团们都会得到救赎;
雪天,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寒冷,不仅是温度,或许也有人心;
圣诞夜,耶稣降生的日子,也是玛利亚的节日吧。
主角团3人的人设,也很有意思,看起来,就像是个小家庭一样~
不负责任的流浪大叔、性别认知发生误差的人妖阿姨、还有赌气离家出走的少女。
(真的是佩服大师的人设拿捏水平!)
随着清子的出现,主角团3人踏上了寻找女婴清子父母的路程。
找父母的时候,这里还有一些推理戏份和桥段在,哈哈,本人推理迷表示这部分挺好看!
在寻找父母的过程中,主角团3人的故事,也一一揭晓:
大叔背负了债务,只得抛弃家人躲起来,过着老鼠一般的生活,为了面子还谎说他家人已经离世;
人妖阿姨虽然是不被世俗主流认可,但是她确实最最善良的,也有一群“志同道合”胜似亲人的小伙伴;
离家少女,也就是很多叛逆小孩的缩影啦,父母不知道怎么去理解孩子怎么去沟通,就容易造成这样的结果~
清子不愧是上帝的天使呀!
一路上,大家遇到了很多人,也发生了很多事,都被清子一一化解?哈哈,喜剧效果很强!
最后找的清子父母的高潮部分,有反转,扣人心弦,很好看!
不仅仅是找到了清子的父母,主角团3人行,终于也是达成了与家人的和解,
或是是说,自我的救赎~
我们都是这个社会上,平凡而又疲于生活的人们,
难免会遇到困难的事情,身处寒冬一般的环境。
但是,不管信否,我们内心深处,始终是有那一抹温暖存在的,
再多困难,回去体验一会那丝丝的温暖,
就会感受到,还是不枉人间这么走一遭啊~
分镜啥的我不太懂,就不说啥了,
主要想自己分析下大师编剧精妙的地方~
1,中心明确
教父这片儿,还是一个中心思想哈,
我一度觉得,导演构思这部片片的时候,是不是刚有了bb,哈哈!
反面教材就是我上部分析过的《热血合唱团》,好多想表达的,但却是各自为营,观感不太可。
仔细想想,就算长篇小说,可能主要中心思想,也只能有一个。
要么大中心化解为几个联系紧密、逻辑并列、共同诠释大中心;要么主要中心带一至几个小中心。
2,取材有道
人物故事、配角团故事、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全部都为中心服务。
人物故事和配角团故事,不仅代表着作者肚子里的素材多不多,还代表着选材和编改的能力;
物理环境和人问环境,看似不重要,但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观众,一种心理暗示。
3,结构清晰明确
主线发展+支线故事、反转、高潮。
主线不断的前提下,辅佐一定的小故事,临结尾处的高潮和反转,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4,观众体验元素多维:喜剧、推理、感动几维合一
比起单一的哭哭、喜剧、或者推理来说,
带给观众多维的体验,肯定是比单一的要强很多,
越多感触肯定是越棒,或许一个维度只能打动一波观众,多个维度触达的观众就比较多~
但是呢,多个维度如何融为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那种无聊的商业堆砌,就很看各自创作者的水平啦!
The end,^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