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

在暴力美学渲染下的黑色影片

在人性剖析包裹下的优秀影片

《南方车站的聚会》绝对是个性鲜明的风格片,对于观影者来说,是一种考验,同时也会以华语年度优秀影片的姿态完成收官。导演刁亦男的电影作品几乎在以一层层蜕变的惊艳姿态给电影市场带来影响。

一、何为暴力美学?何为黑色影片?何为人性剖析?

1.暴力美学:主要是在感官上,使暴力以美学的方式呈现,诗意的画面,甚至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为。


2.黑色电影:一种特殊电影风格,往往关注于道德的腐化,黑色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总带给人更多的思考,并且从阴暗面和灰色地带出发,在逆境中生存。


3.人性剖析:一种审视人的方法,并且带给人以思考,是一针见血的完成作品创作。


而《南方车站的聚会》恰巧完成了三者元素的高度融合统一,充满暴力的血腥斩杀戏、布光画面与想象力的情欲戏自己触动人心的利益纷争。



二、“三十万”引发出的善恶难辨,人性考量。


从“盗窃运动会”的误杀警察开始,便如同浮萍野草四处躲藏的周泽农一直未忘却妻儿,并想方设法希望将自己的剩余价值能给给妻儿带来最后一点的“涟漪”。可是,看中三十万的又何尝他一人?猫耳的赶尽杀绝、华哥的阴奉阳违、刘爱爱的明哲保身以及各方势力的加入。枪声无数,伤亡众多。他们问的最多的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凭啥相信你?”在黑夜中各自盘算猜忌,不出意外每个人兜里应该都有一张悬赏令叭?一纸悬赏令搅动得翻云覆雨,趋之若鹜。


我们都想在这个世上想法设法的为自己谋求利益,但是都在谋求的话,又有谁会奉献出油水?又有谁会对亲近之人信任?


其实野鹅塘这个“三不管”的地儿不正是对社会灰色地带的象征?鱼龙混杂,不是虫就是虾。而孤舟也似万丈迷津,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三、黑夜给了人野心,也在召唤光明


全片几乎都笼罩在夜色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黑夜一次枪杀中,掠过的一群野兽的眼睛。在夜色中,人又何尝不是野兽?无所顾忌的周遭给了人无限的欲望扩张机会,在刘爱爱于工厂中被盘问认不认识周泽农时,也是在关灯以后实施强奸。而刘爱爱在野鹅塘和周泽农鱼水之欢时不也是借着黑夜的冲动?夜无边无际,人心亦如此。当然光明虽然会迟到,但是永不缺席,黑夜中闪闪烁烁的灯光,是人民警察带来的光明,搜查的灯光由星星点点到面面俱到,刘爱爱最终也得到调查。周泽农结束黑夜的亡命之路时,三十万的属性也从暗处的波涛汹涌,浮现到阳光下的平静如镜。


偷窃杀人的周泽农在为妻儿,出卖自救的陪泳女也在寻求利益的庇护,他们都在最底层中发出呻吟,在夹缝中生存,善恶无法独立评判,他们只是在完成自我使命后享受属于自己的阳光罢了。


四、暴力美学与抓耳音乐的无尽享受


影片不论是斩杀戏或者是情欲戏都在用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在诠释。镜头的拼接与转换,影子的不同转换,雨幕下模糊的脸,鲜红的血,篷布下灯光、黑夜中的星星点点,野鹅塘水面的平静如画,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当然画面感渲染得极强也离不开音乐的铺垫。淅淅沥沥的雨声、嘈杂的市场声、混乱的打斗声以及扣人心弦的纯音乐。


五、演技的诠释与细节的把握


这绝对是最重要的一点,胡歌用“体验式”的演技将自己活成“周泽农”,桂纶镁“线索式”的投入,游离穿插与投入,廖凡和万茜的稳定发力为剧情注入血肉。当然,于细节处做文章更值得一提,胡歌的刺青“忍”也是他角色的真实演绎,面对墙壁不同新闻时候沉浸自我的射杀,仿佛在阐释一种艺术的表达。刘爱爱娴熟的抽烟技巧也曾多次出现……


六、革命尚未成功,影片市场仍需继续努力。


我们都很高兴2019年小众片带来的优秀品质,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带来借鉴意义,仅《南方车站的聚会》来言,其表达方式可以更多地去考虑受众,并且采用大众所接受的方式去表达,让其能够带给更多人的人以欣赏与思考的余地。但是并不妨碍本身是一个优秀的标杆。电影市场的繁荣必定倒逼电视剧产业的发展,不由得让我想起《我们与恶的距离》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与优质受众面。


最后:电影上映的意义就在于提升国民素质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如何,观影的意义就在于影片所表达的是否能够带给自己提升空间,显然《南方车站的聚会》很符合,大家一定要去啊。


❤纯属个人观影后一气呵成的观点,恳请大家支持。去听胡歌的《美丽的梭罗河》去了!

...

图片发自简书App

...

图片发自简书App

...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