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上线了。看完了。有感于清华学姐时事,一条条说些相关的,同时反驳差评。

好看啊!直观上未经反思的第一反应。

电影在视听角度做得挺好,感性直观收获充分马杀鸡。主演漂亮,表演沉着,动作戏也好看,拳拳到肉有力量感,配合迪士尼一贯拿手的bgm,鸡皮疙瘩对我说:满意。

剧情简单直白,但简单直白无罪。骂电影弱智的人是天天看康德还是做高数?那就继续看,非得来缘木求鱼干啥。不显深刻,反而眼瞎,“迪士尼”是指路牌,已经宣告电影的性质。没有人揪着莫扎特质问他为什么不是贝多芬,为什么不宏大叙事,为什么不纠结命运不公,为什么永远天真快乐。指责莫扎特不深刻很可笑,指责迪士尼不严肃文学也很荒谬。

其实在看之前就知道差评如潮了,看完之后回品一下,发觉差评基本都是忽悠学课代表写的。若没看电影愣是看差评,就会在幻想里塑造一个稻草人。

我想说,真的跑偏了,甚至逻辑不自恰,没有先在的完整立场,乱拳出击。这好吗,这不好。年轻人,要讲武德,不要搞窝里斗。骂来骂去只剩下男权思维端的屎,塔们说这有用,我说没用,他说有用,我说没用。我说停停,年轻人,耗子尾汁,耗耗反思。不要欺负我这个心明眼亮的老同志。

...

电影的视角是纯女性的。没有同理心的男性和不懂人类生活的畜生自然看不懂。

(没有说看不懂的都是没有同理心的男性,也没有说看不懂的都是畜生,更没有说没有同理心的男性都是畜生。啊,这是一个公考逻辑题,想要爱国、为祖国做贡献,先把逻辑学棒棒。)

女性视角是一把钥匙,它简单直白,所以电影不晦涩,很容易被理解;

但女性视角太小众,太多人,包括女性自己,都不能或不愿意去使用它,所以电影尽管直白,但很容易被误解。

好多指责甚至已经看到关节点,却因为站在女性视角的对立面,瞬间把对女性困境的控诉转为对女性处境的污蔑与攻击。

1、花木兰变成了超英少女,天才没资格讲平权。

批评者将动画版的普通木兰与真人版的天才木兰相对比,声称天才木兰是对普通人的嘲弄,只有能力者才会成功,普通人只配垂头丧气。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有力、富有洞见的批评。

可惜子弹打偏。

我没有说该观念的内容是错的。我只是说它不构成对真人电影的批评,甚至可以互补。

为啥?

女性进入社会是一个阶段,有历史,有时间历程。

因为天秤两端权利重量不同,女性才追求【平权】。她们的诉求在【不同阶段】不一样,因为天秤对面制造的困境因时而异。

首先,女性要先被允许进入社会,对吧?

【进入】人资竞争场域,这可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做到。很多时候,不看能力,只因她是个女的,一个性别标签,啪!贴上。

然后什么大门都关上。

连一开始参与进去都不行。

这个场景熟悉吗?不要假装没听说过喔。

所以,在【进入】社会这个门槛上的【时间点】,真人版木兰出现了。

她必须被设计为天才少女。

为啥?因为这是个逻辑推理题。

意思是,即便有能力如天才(木兰身怀异禀,拥有气),也没法迈入社会门槛(要藏起气,否则人们会把你当做女巫烧死)。天才都只因性别而迈不进去,何况万千普通女性?

换言之,天才女人都不被考虑招工,何况普通女人?

你说这跟平权诉求没关系?别傲慢,别抬杠,你再品品,我不信你没听说过类似八卦。

找工作,竞争同一职位,专科学历男光荣入职,985硕士女在被盘问结婚生孩子生几个孩子等问题之后光荣被毙。

因为是女的。对。就因为是女的。连【门槛】都进不去。

即便天才都不行。

所以,木兰必须拉满能力值,才能把荒谬程度全力彰显出来。

谁再说天才没资格谈平权?你太鬼了。

当然,动画版木兰作为一个普普通通勤勤恳恳的少女,也可以谈平权。普通人也可以谈,因为又到了另一阶段。

刚才是【进入】竞争前,现在是【进入】竞争后。

动画木兰必须是普通少女,这也是一个逻辑题。

意思是,进入工作领域后,即便是普通少女,也能在智力、生理上跟男性做的一样好。

假若普通少女都能做得好,那么绝大部分女人也都能跟男性一样做得好。

天才木兰和普通木兰,我实在看不出来有什么矛盾关系。恰恰相反,她俩分别彰显女性在进入社会不同阶段时面对的不同诉求。

防止有些人还是无视上面一堆例子,我再总结一次,跟我复读!

工作前!即便是天才!就因为是女人!也没有工作机会!所以要求开放工作机会!

工作后!即便是普通女人,也能跟男人做的一样好!所以要求同工同酬!

2、花木兰没有经历过困境。

哈?

批评者说:“女主全片都没有遭遇什么磨难,也没啥成长的机会。最大的困难就是没办法痛痛快快洗个热水澡。甚至连女儿身都是她自曝的,没有遇上任何质疑。”

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法洗澡……不指望人们对周遭的现实的人的痛苦有哪怕一点点同情,对文艺作品里的形象总可以贡献一点小布尔乔亚式的眼泪吧?

也冇。

女性困境即便只是在文艺作品里,也乞讨不来一个傲慢者轻飘飘的眼神。

舆论压力和歧女氛围是无形的。不是只有肉体被打才叫痛苦。电影开头人们对满院子追家禽的小木兰纷纷侧目,这个剧情设置在电影叙事里合适流畅又通俗。可是大家就是看不见。

不是没有眼泪啦,是眼泪都献给【哥哥只有我们】了啦。

我在讽刺女粉丝?

男人压根没眼泪。无情铁眼不流泪。

(修辞手法、非全称、不是所有的都这样。害!修辞!翻译翻译,什么他妈叫修辞!)

3、木兰最后回家了,奉行孝道,不算真正的反抗。

我以为作为伟大思想导师的马克思以及作为大学必修课的教员思想早就告诉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不是基本常识吗?这不是真理吗?这不是教科书已经铁板钉钉认证好的真理吗?

全中国的爹都一样吗?全中国的爹都只知道嫁女儿挣彩礼吗?花木兰的爹爱女儿,珍惜女儿,保护女儿,支持女儿,为女儿的勇敢而骄傲,那为啥花木兰非要抛弃亲爹才算先进?他爹做错啥了?

但凡有一个被欺压的群体萌发自我意识,向蛋糕讨要份额的时候,内部外部都会有声音号召群体概念精细化。这是身份政治的陷阱。

女性,就是女性,包括相夫教子的女性,也包括保家卫国的女性。将女性概念精细化、标准化,开除某些人成为女性的资格,无非是在弱化声势,削弱体量,制造更多敌人。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反而陷于内斗和自我消耗,傲慢者只会更快乐地嗑瓜子看戏。

女性,又不仅是女性,还包括同情女性的朋友、师长、将军,即便他们是男性,即便带着封建官衔。

女性,又不只是女性,她是一个典型代表,代表着被欺负的群体。如果你被欺负,被压迫,感到不公,都可以从女性故事中感到共鸣。性别非诅咒,透过性别看到人背负的重担,给予同情和支持,携手找到真正敌人,这是女性故事在当代最最有力的地方。

那么,木兰回报一个支持、理解、爱护自己的父亲,算对女权的背叛吗?显然不算。因为父亲是女性的支持者和理解者,即便他是个男的。

就这么简单。

4、木兰妹妹嫁人了,是女权的背叛者。

谁能想到,家庭妇女在男权社会几千年毫无话语权,一直被挤压生存空间。

好不容易等到所谓女权叙事,又把家庭妇女打倒,指责其为蛀虫。

女性在家庭中的内部付出从头到尾从古到今都去哪了?淹没在成功者的王冠里罢了。

身份政治,包括性别政治,从来都很危险。问题不在于性别本身,而在于家庭内部的劳动价值没人承认。至于这个家庭内部的劳动是谁来提供,男性、女性,都可以,甚至可以轮流,或者另外雇佣,总之都不该低人一等。

木兰妹妹嫁做人妇又怎么了!她低人一等不是因为你又歧视人家了吗!

原罪是那个使得家庭内部劳动低人一等的社会机制和舆论惯性,很多罪恶由此滋生。家庭妇女们因为不被承认价值,可以被随意抛弃,所以成为家庭妇女是在赌人性的博——这些论断是对现存现象的复述,但没法釜底抽薪。

做不了实在的改善,起码眼神和舆论能善良一点吧。

也冇。

毕竟所有的善良都给了【哥哥只有我们了】。

我在讽刺女粉丝?

害,男人压根没善良。无情铁心不会疼。

(修辞手法、非全称、不是所有的都这样。害!修辞!翻译翻译,什么他妈叫修辞!)

说完巩俐再说说花木兰。让我的小眼睛看看还有谁在瞎骂嗷!!

1、巩俐饰演的女巫莫名其妙?

豆瓣长评最高赞说:“巩俐的角色能力很牛,吊打一切敌人。就因为大家不认可巫女的存在,跑去投靠一个在我看来可以被她秒的反派,还贼卑微是为啥?”

是为啥,是为啥,我也想问,你都知道原因了,还问为啥,这难道不是恰恰说明批评者们根本不承认这个【不认可】本身很痛苦吗?

人家巩俐压根不觉得自己是巫女。同样有“气”,男孩是天赋异禀的将军,女孩就要被规训,若不藏起来,人人见而诛之。“气”是老天爷给众生的礼物,男权偏见却将收到礼物的女孩污蔑为女巫。

巩俐几次三番否认自己是女巫,跟柔然首领就该问题起冲突。所以,她背叛柔然不是很自然而然吗?她投靠柔然是因为柔然承诺给自己一个不污名化女巫的环境。后来,承诺收回,那么请问巩俐为何要归顺一个毫不尊重自己且只把自己当狗的部落?

批评者都看到了巩俐痛苦的原因,但不承认,不在乎,还得意洋洋表示荒谬。

这就像催生的群体说:不就是生个孩子吗,谁不吐,都吐,谁不肿,都肿,谁不痛,都痛,这有什么?至于大呼小叫?

你都特么看到痛了,又视而不见,这是你想闪就能闪掉的?你闪,我不同意。我一个左重蹬把你踢翻,疼吗?疼算什么?只有你疼才叫疼,女性疼不叫疼呗?

女性在结构性压迫里面有很多痛苦,痛苦几千年,连女性自己都习以为常。但这不代表痛苦不存在。什么所谓“不认可巫女的存在”,说得实在轻飘飘。

生而为人的价值、异于众人的天赋,乃至喜怒哀乐,一旦不被认可,就是很严重,会生不如死,会出走。

永远走出去吧,娜拉走后,就让傲慢者承担代价。

2、巩俐为啥投靠弱鸡的花木兰?为啥不想活了要自杀?

批评者说:“投靠一个可以被自己秒的对手”,啊,这就是你眼中的世界。女性之间的关系是互撕、你死我活,我【支持】你变成【投靠】你。

同处困境的人之间不只有互害的,还有惺惺相惜,这在心思细腻敏感的女性群体中很常见。(没有说男人就不细腻不敏感不常见。最好全人类都细腻一点,互相理解,天下太平。)

同处困境,互相理解。花木兰代表身怀天赋的女性群体的新希望。“女巫”为希望牺牲,花木兰走向光明,为群体正名——没有人是女巫,有的只是不被承认的战士。这个举动崇高无比。

批评者,你掏空了感情支撑,那剧情可不就像你的论断一样荒谬吗?

士为知己者死,怎么的,女不能为知己者死,只配为悦己者容?

在男人女人之前,首先是人。

3、巩俐为啥不杀了皇上自己当?谁不服灭谁呗。

最高赞批评者们又说:“巩俐自杀我也找不到理由。换我是她,我就杀了皇帝自己上,谁不服灭谁,下限也该是东方不败似的人物吧。”

再说一次,巩俐的困境是武力打不过别人吗!?跟我复读!不是!她是被误解!被诬名!

如果杀光不服的人就能让人们不腹诽她是女巫,恐怕她会杀光所有人。只剩自己一人的世界,是一个终于被承认被理解的世界吗?不,还是孤独。跟之前没有任何差别。

她要的就是人们承认自己的能力,把自己当成光荣的战士,而不是丧家狗。很显然,求而不得。所以杀了皇帝杀了花木兰杀了柔然又有何用。还是那句话,把巩俐的痛苦简单化,就是一开始压根没想着理解这部分被压迫的群体。不是看不懂,是傲慢。这在现实生活中未免过于常见。

说完主角再说说电影本身的设定。

1、西不像东不像,根本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亵渎!

持这种观点的批评者们可能没上过大学,不知道教科书里明确告诉我们现在是奉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辩证发展。

糟粕,糟粕,糟粕!看到了吗?

不是【所有】传统文化都要追捧和缅怀的,不要老以为自己穿越回去就是王子公主,很可能是街边乞讨的冻死骨!杜甫的诗都忘了还是没学过!

某些人热烈追逐的等级制、服装上面的三六九等制、什么这个那个小兵没资格跟皇帝对话啦,满脑子都是等级观念还觉得【应该这样】的,回去问问马克思爷爷要不要得。

问不到也没关系。唱一遍国歌体会体会歌词。

所以,亵渎传统文化这个事情,要综合来看。如果亵渎的是【糟粕】的部分,就亵渎吧。

不然,怎么推陈出新发展新文化。

2、不尊重史实!

这个跟亵渎传统文化有点像,仔细想是两个话题。

首先,电影不是搞考古,考古学尚且没法完美还原历史真相。

其次,艺术创作具有非真实性的一面,其中常掺杂政治考量,譬如披着文艺的外衣进行政治博弈。这个限度在哪里,其实说不准。

东方主义的猎奇凝视、刻板印象等等批评其实都可以归为一类。这上升的层次未免有点高,那就想想大国自信怎么实现就好了。别的我不懂,只有一条是马原理告诉我的真理:

考古似的死文化没有生存土壤。社会主义新世代需要新的中国特色新文化。原教旨主义没有出路。文艺创作是一样的,观众不关心几千年前的人的生活,只关心自己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在文艺作品上的情感投射。

谁不是借他人杯酒,浇自己块垒。文娱作品尤甚。

3、演员是外国人!导演是外国人!

啊,那咋的,那不挺好?

不然文化咋输出?输出给国外的中国人吗?

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