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是黑的خانهسیاهاست(1963) TheHouseIsBlack

導演:芙茹弗·法洛克紮德

編劇:芙茹弗·法洛克紮德

主演:芙茹弗·法洛克紮德/艾布拉希姆·格勒斯坦/HosseinMansouri

語言:波斯語

類型:紀錄片/短片

上映日期:1963(伊朗)

伊朗 20分钟

房屋是黑的خانهسیاهاست(1963)的劇情介紹

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紀錄片,拍攝于1962年,發行于1963年,出自伊朗曆史上最偉大的女詩人,哲學家及電影導演ForughFarrokhzad。這是她唯一傳世的電影作品!是世界紀錄片史中難得一見的奇葩。
此片雖然隻有短短20分鐘,但影片忠實紀錄了伊朗一個麻風村裡所有的村民的生活點滴,他們她們由于麻風病而變得相貌醜陋,但他們她們卻從未放棄生活,ForughFarrokhzad用自己手中的攝影機,用質樸感人,優美簡潔的黑白影像告訴我們醜陋并不是一種障礙,隻要我們别放棄生活。
人民愛戴而又有争議性的女詩人ForughFarrokhzad去了阿塞拜疆,拍攝了這部短片。在Farrokhzad以一種悲傷的低調誦讀她自己的詩歌的同時,影片陰郁地展現了管弦樂下的失落村莊。五年後,在她已經在伊朗的寫作文壇上建立了幾乎傳奇式的地位時,她在一次車禍中喪生,時年32歲,從而成為以後幾代憤怒波斯婦女們的女權主義的試金石。

房屋是黑的خانهسیاهاست(1963)的短評

  • enjysoenotlike

    “我的靈魂充滿了苦澀。在我沉默之時,我的軀殼在腐爛。在整日寂寞的呼喊中腐爛。記住,我的生命就是風。我變成了沙漠中的鹈鹕,廢墟裡的夜莺,象一隻麻雀,我孤獨一人坐在屋頂。我像水一樣被潑了出來,就像那些永久死去的人。死亡的陰影遮住了我的眼。請離開我,離開我,因為我的生命隻能是呼吸。在我離開去那條不歸路之前,不要管我,我可以找到一點點安慰,不歸路是無限的黑暗。不要把你鴿子的靈魂丢棄給野獸。哦,主,記住,我的生命就是呼吸,你卻給了我一段無聊的時光。在我的身邊是歡快的歌,磨坊的喧嚣,還有...生命之光已經消失了。幸運的是那些此刻收獲的快樂者,那些雙手拾起麥穗的人。讓我們傾聽在遙遠沙漠裡唱歌的靈魂。那個人在歎氣哀傷,他們舉手在蒼穹,說:“哎我的傷口已經沒有了感覺。”

  • 1

    詩人拍電影果然不一樣,自有一種獨立一宗自成章的氣概在裡面,簡直是自己定義了一種詩的電影語言的表現語法

  • 冰紅深藍

    凝練的黑白影像配上沉郁詩歌旁白,震撼人心。麻風病人的苦難生活與對命運愛恨交織的态度。美麗的例子:月亮,太陽,花朵,玩耍;醜陋的例子:腳,手,臉。我的靈魂充滿了苦澀,在我沉默之時,我的軀殼在腐爛,在整日寂寞的呐喊中腐爛。我變成了沙漠裡的鹈鹕,廢墟裡的夜莺,獨坐屋頂的麻雀。(8.5/10)

  • mecca

    英年早逝的德黑蘭詩人女導演Forugh Farrokhzad名作,相當私人視角的一部公益紀錄片:鏡頭素材豐富、剪輯有沖擊力、後半詩意旁白,雜入無知與信仰的虔誠,更顯弱勢群體之無望。課堂段有擺拍感。午飯時間看許多麻風病臉與治療,似人非人好胃口= =

  • 胤祥

    其實是個麻風病院的機構紀錄片,但拍得非常有風格。詩意并不是來自旁白裡寫得相當不錯的詩(豆友譯本: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3554770/),而是麻風病人好好生活的努力。

  • 葉洲

    1960年代的伊朗公益紀錄片,能有如此詩意和剪輯,确實不易。而麻風病人的畸形樣貌,悲慘遭遇,加上愚昧年代,确實能引發宗教、靈魂、軀殼之類的聯想

  • 荒也

    天哪!這到底是什麼東西!直接可以放進紀錄片前三。借用《電影史話》,這不是格裡菲斯的平行蒙太奇,也不是愛森斯坦的一加一等于三,而是一種全新的,如同詩歌般韻律的剪輯。芙茹弗·法洛克紮德,伊朗現代文學最優秀的女詩人之一,導演。32歲時交通事故殉命。

  • 幽靈不會哭

    從第一個鏡頭開始,美麗的蕾絲帶花的鏡子還有被麻風病毀容的女人的雙眼,美麗與醜陋的概念在這個地方變得如此敏感,老人孩子他們的面龐和女詩人沉郁的朗誦帶我們走入到這個黑暗的世界中去。

打開App,看更多熱門短評

房屋是黑的خانهسیاهاست(1963)的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