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戲Play(2011)的劇情介紹
以雅尼克為首的幾個黑人小孩,指控兩個白人與亞裔男孩偷了他們的iPhone,然後脅迫他們四處遊走,過程中還不停嘲諷、玩弄、霸淩,直到最後…。導演後座力驚人的新作,如解剖刀般淩厲劃出瑞典境内的種族、社會與階級問題;幾乎一景一鏡的長鏡頭,更像偷窺般殘忍捕捉這群孩子的尴尬處境。近年最出色的瑞典新片,也讓魯本·奧斯特倫德被視為瑞典的下一個大師接班人。
兒戲Play(2011)的影評
都是自找的
《Play》聖母一再縱容,“兒戲”愈演愈烈一個場景一個鏡頭,沒有剪輯不用音樂,腦袋橫移視線改變,觀衆就是站在遠處默默注視着一切的旁觀者,銀幕這邊的我們坐立難安,畫面簡單但好看到“窒息”,情節平淡但精彩到“崩潰”,我笃定所有人看的過程 ...
電影用孩童群像探索移民問題、青少年犯罪等。整體簡潔有力,平靜無波的表象下也能引發觀衆心裡略不舒服的思索。魯本電影的鏡頭都做到了客觀克制,卻總能引發對現實的思索,這其實就是他突出的特點。
全程政治不正确,笑。(如何用最“客觀”的鏡頭拍出最主觀的表達
鏡頭始終在克制地平移着,是一部提問式的電影,抛出一個經典的問題:“這些人,為什麼這麼做?”
連續的長鏡頭組接在一起,遠觀了一場孩子之間的兒戲,孩子們的犯罪伴随不知天高地厚很可怕,更可怕的是這些思想都是從成年人那裡學來的,該思考的不僅僅是這些小罪犯們,還有看似正義般以牙還牙的成年人。生活化的對白和近乎本色的表演真實且具有很強沖擊力,就是片子有裝逼的嫌疑。★★★
8/10。奧斯特倫德的社會實驗文本,經常展示尴尬的施動者與受動者不可控的生理反應,如被黑人少年騷擾、搶走耳機的男青年,被困在行駛的交通工具上無法逃離又無人援助,再如野外腹瀉的亞裔男孩,他們從移民群體的脅迫中有些許緊張和無力自控的尴尬。黑人移民之所以屢次搶劫成功,在于早早熟悉和利用成人世界的規則,在遭跟蹤後兒童向快餐店員工求助未果、打不通父母電話,成人的冷漠使霸淩者狂妄起來,仗着人多勢衆去開受害者的玩笑,又在手機被白人男孩的父親暴力奪回時大喊大叫,來吸引歐洲聖母站出來維護他作為弱勢群體的權益,而被搶得身無分文的兒童在地鐵上被罰款時,無力辯解的兒童處于構圖中央,旁邊檢票員強壯的身影倒映在車窗玻璃上,在龐大的成人世界中永遠身處邊緣一方的兒童,就像列車上無人認領妨礙車廂秩序的搖籃,是旁觀者效應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