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春秋Limelight(1952) 舞台生涯

導演:查理·卓别林

編劇:查理·卓别林

主演:主演:查理·卓别林/巴斯特·基頓/克萊爾·布魯姆/奈傑爾·布魯斯/悉尼·卓别林

語言:英語

類型:劇情/喜劇/愛情/音樂

上映日期:1952-10-16(英國)

美國 137分钟/USA:141分钟(init

舞台春秋Limelight(1952)的劇情介紹

1914年夏天,倫敦一所單身公寓。芭蕾舞女演員塞瑞拉·安布羅斯(克萊爾·布魯姆ClaireBloom飾)在自己的房間裡,打開煤氣企圖自殺。萬幸的是,喝得醉醺醺,剛回家的鄰居卡爾費羅(查理·卓别林CharlesChaplin飾)正好救了她。等賽瑞拉蘇醒以後,卡爾費羅才得知她是因為患了風濕不能再跳舞,才産生輕生的念頭。而卡爾費羅曾經是一名偉大的喜劇演員。他悉心的照料着賽瑞拉,并用自己的滑稽喜劇打消了她自殺的想法。六個月後,賽瑞拉重新成功的站了起來,并在一出芭蕾劇中擔當重要角色。可賽瑞拉卻與一名作曲家陷入了熱戀,卡爾費羅隻能默默的祝福他們,獨自上演他的含淚喜劇。
本片的主題曲為卓别林親自操刀制作,以其優美動人的旋律,榮獲1973年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劇情類)。

舞台春秋Limelight(1952)的短評

  • 匡轶歌

    “滑稽是一件痛苦的事,不再滑稽了則更甚”——片子本身隻值兩星,大師老來才盡,在不屬于他的時代裡處處捉襟見肘。看得心疼:我甯願基頓與卓别林分足鼎立、各自驕傲,也不願見他晚境頹唐,潦倒在卓的手下,被鏡頭咔掉半張臉,分半杯殘羹冷炙,說兩句半鹹不淡、可有可無的台詞,還美其名曰為“合作”。

  • godannar

    關于基頓和卓别林的高下之争可能永遠不會得到結論,但有一點我可以肯定:偉大的基頓隻有一位,偉大的卓别林卻有兩位。一個是初生的朝陽,一個是冬日的夕陽。小羅伯特唐尼為了模仿那血紅的夕陽,整整當了十多年的失意演員。但我想,他是沒有後悔的,因為沒有人會去後悔熱愛過純粹的生命。

  • 張小晗

    對于我來說這部電影在1小時53分才開始。潦倒的基頓和無法在有聲電影遊刃有餘的卓别林最後的謝幕。女主就是我們這群觀衆,以最不可能的愛去一遍又一遍對卓别林說着“我愛你”。基頓更是悲涼,無聲無息的出現,無聲無息的退場,甚至不能擁有死于舞台的權利

  • [己注銷]

    (9/10)罕見的卓别林和基頓在同一部電影裡出現,不過基頓的戲份僅有片尾的最後一次演出。有意思的是,這段高潮卻是無聲的表演,他倆的舞台終究屬于默片,而這部作品,其實也是在宣告他倆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 dormant

    Very sad,尤其是和Keaton合奏的一幕,兩個時代的結束。

  • 何倩彤

    自你那天走了人類變得很無聊

  • 小斑

    卓别林真是在有聲片中把一生的本領全施展出來:配樂、提琴、作詩。還有默片的肢體跟表情。求的隻是在觀衆心目中呼喚愛。即使像女主這樣一遍遍地說「我愛您!」也擋不住時代車輪。在笑聲和掌聲中離世就是大師本人的期望吧。第一次在大屏幕上看這個催淚一級。PS:美國廣電局是腫麼看出「赤化」傾向的

  • 西零

    高處不勝寒。卓别林最後一部自傳式電影。其實縱觀大師的電影史會發現一種奇妙又十分有韌勁的東西注入在他的表演中,那就是他從未一成不變又從未改變……一種血液湧動的生命感,他一直在傳遞着這樣一種鮮活的情感。他從未一成不變,他為時代狀況呐喊過,他為人類自由呐喊過,他為貧窮饑寒呐喊過,他為人世荒誕呐喊過,他為孤獨忘我呐喊過……他從未改變,無論何時何地何種逆境那個戴禮帽的男人總是迸發着人性光芒,無論微弱與渺小。
    劇情的愛情線有些對應《馬戲團》一個男人對女人的愛情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她好,竭盡他所能給予、所能付出的一切對她好,《馬戲團》中他把身着舞裙的少女推給了适合她的男人……萬般酸楚,無私于此,戴禮帽的男人獨自惆怅這一切……戴禮帽的男人再次把身着舞裙的女孩推向另一個男人,但這次不行,她知道了愛的樣子。

打開App,看更多熱門短評

舞台春秋Limelight(1952)的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