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最後的誘惑TheLastTemptationofChrist(1988) 基督的最後誘惑
導演:馬丁·斯科塞斯
編劇:尼古斯·卡贊特紮吉斯/保羅·施拉德
主演:威廉·達福/哈威·凱特爾/PaulGreco/史蒂夫·希爾/弗娜·布魯姆/芭芭拉·赫希/羅伯茨·布洛瑟姆/貝瑞·米勒/蓋裡·巴薩拉巴/厄文·克什納/維克多·阿爾果/MichaelBeen/保羅·赫爾曼/約翰·勞瑞/裡奧·伯梅斯特/安德烈·格雷戈裡/佩吉·戈爾姆利/RandyDanson/托馬斯·阿拉納/阿蘭·羅森伯格/德爾·羅素/内赫米亞·佩爾索夫/哈利·戴恩·斯坦通/彼得·貝爾林/大衛·鮑伊/PennyBrown/LeoDamian/RobertLaconi/伊裡納·道格拉斯/GiovanniCianf
語言:英語
類型:劇情
上映日期:1988-08-12
加拿大/美國 164分钟
基督最後的誘惑TheLastTemptationofChrist(1988)的劇情介紹
本片根據卡贊察斯基的同名小說改編,自從1983年斯科塞斯第一次籌劃将本片搬上銀幕,宗教團體的反對聲便喧嚣塵上,緻使拍片計劃一再拖延。
基督最後的誘惑TheLastTemptationofChrist(1988)的影評
沒太看懂。我不太相信人類能被神救贖,世界能變成至福天堂。在觀看時反而會覺得神是人的信念圖騰所制造出的幻覺。人對此的情感是極其複雜而矛盾的,成為救世主和不成為同樣痛苦萬分,不存在快樂,撒旦和基督隻是精神幻想中提供依賴和反抗的兩種選擇。 ...
這位耶稣是否是值得被歌頌的?不管馬丁斯科塞斯怎麼想,就電影文本呈現的結果上,我認為這位耶稣始終不算是個聖人,尤其在結尾的呈現上。基督能被撒旦吸引,是因為他的僞善——他布道,宣傳大愛,卻又矛盾不決,為了形而上之愛而破壞其他無辜市民的生 ...
我對表現信仰的電影很感興趣,這更考驗演員的表現力也更能給觀衆心靈以撼動。伴以無神論成長的我們,大多數對宗教都不甚了解,在接受唯物主義後就對信徒們有些玩味的的嘲弄,他們盲目地信錯了了“真理”。可是不管探索文學或是電影世界時總有避不開的 ...
耶稣是個造十字架,懦弱的凡人,抛棄抹大拉的馬利亞讓她淪為妓女,不孝母親,卻被神呼喚,因為他是神子。猶太狂熱份子猶大一開始就罵他,後面又被要求殺他但是因為耶稣被神呼喚的困惑他跟從他。耶稣被神借以宣傳愛,救了抹大拉的馬利亞被石頭砸死,可 ...
西科塞斯版本的耶稣,上半場像個嗑藥的,下半場像個中邪的,總體看像個搞搖滾的。
一切讓你心安理得的,都不是真理。
保羅是騙子,猶大是英雄,耶稣有點弱,很符合尼采的思想,卡贊紮基斯是柏格森的學生,其實他内心更傾向于尼采吧。當然還有混合東方思想的諾斯提主義等等的影響,把天主教教會的創立者保羅說成是騙子,羅馬天主教教會肯定是不能容忍的, 新教徒可能無所謂。
看的時候我想,這哥們長得真像威廉·達福,咋不讓威廉·達福直接來演呢?原來他就是威廉·達福。。。
斯科塞斯根據尼科斯·卡贊紮基斯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引起巨大争議并被天主教會認定為渎神。影片在摩洛哥拍攝,令人信服地還原了1世紀以色列。配樂極佳,威廉·達福的精彩表演絕對不遜于奧斯卡影帝,但竟被學院派忽視。猶大是虔誠的真英雄,而耶稣是軟弱迷茫的神之子,在神聖與世俗間掙紮。(9.0/10)
剛看完《超凡雙生》全流程視頻的我一看男主角就驚了,果然是威廉·達福,所以怎麼看他演耶稣怎麼覺得怪。不知羅伯特德尼羅能演成啥樣。我不懂基督教和聖經。無論它是否亵渎耶稣,反正我感覺拍得很神棍很膚淺很拖沓很扯淡很裝逼。布景服裝等倒是很好。馬丁斯科塞斯籌備多年一門心思要拍的就是這?兩星半
馬丁将《流浪者之歌》中黑塞杜撰的釋迦牟尼佛得道經曆,移植到耶稣基督身上:耶稣背棄了跟随他的弟子,躲避到塵世中去過凡夫的生活,經曆了世間種種,萬劫不複之時,最後一回眸,發現自己原來在十字架上,一切都是臨死之前一念所生,終于能放下一切,頓悟超脫。改編結合的很好,隐約有小說語言的詩性。
其實在基督被釘上十字架之前的部分都太他媽的喜感,但之後挺不錯的~這真的不是猶大/基督同人志麼,基督說:我害怕,留下來陪我。下一個鏡頭,基督在猶大懷中睡着了~哈維·凱特真醜,以至于威廉·達福在他身邊都成了個美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