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涅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Невский(1938)的剧情介绍
影片表现了13世纪俄国亚历山大·内夫斯基王子率领军民击溃掠夺成性的德国立窝尼亚条顿骑士的业绩。爱森斯坦借鉴民间叙事诗的技巧,使这一爱国史诗具有明显的壮丽歌剧的风格。条顿骑士入侵俄国后,无恶不作。他们洗劫普斯科夫,吊死爱国者。内夫斯基带领人民群众,以伊格纳特等积极分子为骨干力量,保卫了重镇诺夫哥罗德,消灭了叛徒托瓦尔其洛。最后,在楚德湖的冰面上大败条顿骑士。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Невский(1938)的影评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 Nevsky,苏联,1938)音画图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配乐;爱森斯坦导演作曲家的才华不一定低于导演。在此片中,两位苏联艺术家合作无间。由此图可看出音乐如何与画面构图(士兵的动作)搭配。谢 ...
2016上海电影节。涅夫斯基的人生也是三大段,打瑞典,打日耳曼,然后向蒙古人妥协。这里选了中间的冰上之战。体会早期战争题材的表现形式与现在电影的差异是很有趣的。民族主义,露西亚,主旋律。1938年这个首映时间也很微妙。最神奇的是,我开始为该片出现的许多元素与魔戒对照之契合而震惊。
第一次看爱森斯坦的有声长片。影片的主角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是十三世纪俄罗斯人的领袖,诺夫哥罗德大公。他在13世纪击退了欧洲的一系列侵略者,对待蒙古征服者时,他采取了怀柔政策,成功保持了俄罗斯的统一。1942年斯大林宣布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为民族英雄。感觉影片从打仗开始就变得过于喜剧了。
一般般,战争场面不错,战斗的谐趣性加入,但人物性格刻画几乎没有,普罗柯非耶夫配乐根本听不清音效太差,条顿骑士的盔甲真cult
siff@大上海;“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从无声到有声的尴尬转型,政治导向明显的样板戏鼻祖,表演具有浓厚舞台味,主角光环+一定喜剧因素让全场笑场连连;群戏调度依然有亮点,依稀可见拿手蒙太奇。
说心里话他的有声片比无声片差海了,音效很不给力,不如单听普罗科菲耶夫的冰湖大战。mark: 声画对位,一部长音阶的交响乐。不过我一点没感觉对位对的很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