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人Ομελισσοκόμος(1986)的劇情介紹
電影從異常沉悶的養蜂人斯皮羅女兒婚禮開始,婚禮結束後斯皮羅依舊跟着養蜂人的隊伍南方放養蜜蜂,他已經習慣這樣的飄泊,所以他準備告别家人,從此獨自在路上。半道上他遇到了失戀的少女搭車,他好心讓無處可去的少女在旅館住了一夜。繼續上路的他遇見了兒時的玩伴,他們追憶着年輕的日子,同時他在少女青春的張揚和活力裡重新有了生命存在的确定,他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年齡,有着“老夫聊發少年狂”的沖動。然,相聚是短暫的,當少女再度上路的時候,斯皮羅内心湧動着太多的傷感,他明白對于自己沒有什麼可以依戀的了,于是,在陽光下他打開了所有的蜂箱…….
----kavkalu
----kavkalu
養蜂人Ομελισσοκόμος(1986)的影評
養蜂是追花的旅程
#BJIFF22#本來這部作品應該排在《1936的歲月》和《流浪藝人》等作品之後觀看的,因為這樣可以在安哲的創作序列中為其找到一個合适的定位,但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養蜂人》成了我在北影節看的第二部安哲的作品,也因此我的評價可能并不 ...
Oldie but a goodie
流逝的生命,迷霧般蒼茫的初春,一段開始的婚姻,一段僵持轉而離去的婚姻,旅程開始後,一個迷失的少女,又是一段無疾而終的愛情,最後來到家鄉,在生命的起點放走了賴以生存的蜜蜂并結束。從北方群山一路到南方海邊,追趕着花期,追趕着生命和希望的 ...
1.漂泊老者與流浪少女間的情感故事,既是短暫的父女,又是片刻的戀人。2.安哲政治背景最弱的作品之一(僅在探望病重故人的對話中隐現),配樂亦恬淡稀零,唯有長鏡或固定凝視或慢搖低語。3.與[霧中風景]構成對位:老人或兒童公路片,尋父之旅中父親的存在或缺席,片頭婚禮上衆人仰頭凝望消失的鳥恍若駐足賞雪。4.老人沿地圖标記尋覓過去,少女則追逐着未來,不變的是浪遊,一如少女所言:“我喜歡不斷地啟程”。5.難忘的片斷:少女與養蜂人共住一夜時與另一個青年做愛;為斯皮羅剃胡子;他駕車撞入酒館後,她跑着上車;舔舐老人手心傷口的吸血少女。6.廢棄電影院舞台上的纏綿前戲,白色大銀幕前的激情釋放,确為安哲罕有的直露鏡頭。7.獨屬于養蜂人的死亡方式,在叩擊地面時,斯皮羅老人是否又想起了那首童謠(攀上胡椒樹,采摘胡椒...)?(9.0/10)
開車撞進餐館去接你。把你的手掌咬出血。大劇院裡的一夜。三場重點戲。孤獨的人彼此相伴,常常誤認為愛情。
視聽方面少了一些精緻的調度,長鏡頭以固定機位為主,配樂也偏于簡單。某種程度上配合了養蜂人壓抑的狀态。養蜂就是一個不斷的放逐過程,雄峰最終會被工蜂殺死。這種對放逐和死亡的渴望與恐懼,是解讀養蜂人掙紮的母題。
1.你瞧,那雨、那海、那遠方,都是我數不盡道不清的悲傷;2.或許相對于悲傷,其實更多的是對生活空洞和未來空虛的恐懼。
#重看#3.5;“像每年春天一樣,出發了。”一場回溯生命的旅程,妄圖尋求寬宥,妄圖再次激起重生的勇氣,去見想見的人,當重溫布滿生命印記的舊地方如何破落,當青春的肉體拒絕承載蒼老的記憶,他才明白一切錯誤都無可挽回了。放飛蜂群意味着最後一次啟程的落幕。
即使很慎重地打分,也無法掩飾我對安哲的不喜歡。細節的設計感、人為感如此之強,所謂詩性的段落,詩意的惆怅,都顯現出一種刻意布置的造作。想起逸事一則:某電影節上,安哲落坐侯孝賢旁,套近乎說:人家都說我們兩人的風格很像。候不知其人是誰,唯唯諾諾。返台後找來安哲的片子觀摩,看畢呸了一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