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紛飛時Chaspidlotu(2025)的劇情介紹
随着四季的更叠——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在烏克蘭西部的利沃夫,戰争從未停止。這座城市在試圖維持正常生活的同時,也時刻處于緊急狀态之中。導演曼斯基用一年的時間,細緻地跟拍了這個社會在哀悼儀式和日常習俗中的生命周期,揭示了在一個被戰争陰影籠罩的地方,死亡如何無情地融入了每一天的生活。
戰火紛飛時Chaspidlotu(2025)的影評
《目标命中時間》是烏克蘭導演維塔利·曼斯基近三年來第二次入圍柏林電影節的作品。他的代表作包括跟拍普京競逐大選的《普京的見證》以及實體到訪朝鮮拍攝的《太陽之下》,而近年他的創作回歸了自己深陷戰争的祖國,視角也趨向微觀。兩年前,他曾憑借 ...
75 Berlinale首映,從電影本身大概3.5,紀錄的體量确實太大(估計有上千小時的紀錄),鋪得有點太開,想承載的東西太多也太重,造成确實有些散,但還是在工整的直接影像結合精準的信息捕捉中比較好完成了,不少鏡頭說服力很強(葬禮,教堂儀式,學校,青年軍人的表情等),去了一趟很多動員,祈禱,哀悼與埋葬奠定主基調下的戰火年代的利沃夫... 個人情感上加個分到4,希望它能被更多人看到,真誠有溫度的紀錄總是超越影像形式本身的,是個體也是社會整體的一種記憶塑形。
影展馬拉松副作用,剛開始一直在打瞌睡…時間線來到2023年,意識到導演到底在拍什麼時,來精神了。有點懷斯曼的味道,一支葬禮軍樂隊數年間出席的大大小小葬禮與儀式,訴說烏克蘭人對這場戰争的認識,以及這些儀式如何參與到他們認知的形塑中。而随着戰場局勢的變化,人們各種細微的變化也被捕捉到了。就是野心太大,放了太多進來了,但又沒能很好地說服我剪這麼長的必要性,導緻坐到最後一小時有點難受,而現場也很多人提前離場。Berlinale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