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月亮BlueMoon(2025)的劇情介紹
1943年3月31日晚,在傳奇性的薩爾迪酒吧裡,著名的歌詞作家洛倫茨·哈特獨自面對着他破碎的自信心。就在同一時刻,他的前合作夥伴理查德·羅傑斯卻正在慶祝他們昔日合作的延續——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音樂劇《俄克拉荷馬!》的盛大首演。
藍月亮BlueMoon(2025)的影評
Berlinale2025首映場
(首發于「陀螺電影」)愛在三部曲導演理查德·林克萊特的新作《藍月亮》和《新浪潮》一定是今年的影迷必看。近年嘗試了動畫片《阿波羅10½号:太空時代的童年》和類型片殺手喜劇《職業殺手》後,林克萊特又分别以音樂與電影的曆史,再次讓我們得以 ...
#Berlinale75主競賽 How many lost souls in showbiz?
1、伊桑霍克起起伏伏這麼多年(指選片),還能抽冷子讓人感慨“好能演!”,好演員就有這種讓人反複愛上他的硬實力。論本部中的表演,遊刃自如,信手拈來,将人物的處境心境細膩細剖至赤裸裸血淋淋,影帝級别。2、很久沒看到這麼紮實的單一空間室内戲了,很适合改成舞台劇(雖然舞台劇會失掉不少特寫細節)。3、柏林電影節發布會前就安排了一個媒體場,大爆滿,頭一次隻能坐到二樓山頂去了。從時不時的全場哄笑就能看出整體觀影體驗極好,随後發布會第一個記者提問的“哇哦”贊賞也是大多數人的心聲,bravo!
Nothing special, nothing new,基本上就是伊桑霍克的個人秀。它隻是在規定情境和限定場景下完成小而重複的戲劇任務,且舞台感也很重…
8.8/10 #Berlinale75 何嘗不是某種意義上的“一鏡到底”?隻由一組場景所構成的一百分鐘似乎将電影在歐洲原初的模樣(舞台劇的錄像)現代化地再現,借由二戰末年的背景去叩問當下的紛争與世界下沉:當Rogers轉向用濃烈的樸素情感去簡單地溫熱觀衆的迷失與彷徨之時,依舊在自己世界中的Larry堅持要用他犀利的風趣與不失尖酸的自嘲與諷刺呈現更為複雜的情感,而他自己的迷醉與幻夢則令人感傷地反射出時代的衰落,一種高度自覺的堕落和依然瘋魔之後的自我表演。文本所信手拈來的毛姆/辛納屈/格什溫已然是屬于過去的輝煌,當他拒絕舊日夥伴的“商業”和“專業”時,也能看到一種試圖抵抗衰老的活力和殘存的野心與激情,然而飄散在枯黃昏暗的酒吧裡的鋼琴聲中。性愛不過是低俗的諷刺,作為同性戀的他從伊麗莎白出所看到的實則是他執念中的“完美”,和未來。
看生息之地沒哭,Sorda也沒哭,攢的眼淚都給伊森叔叔了,真的值得二三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