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女伯爵ACountessfromHongKong(1967) 來自香港的伯爵夫人/香港伯爵夫人

導演:查理·卓别林

編劇:查理·卓别林

主演:馬龍·白蘭度/索菲娅·羅蘭/西德尼·卓别林/蒂比·海德莉/邁克爾·梅德溫/奧利弗·約翰斯頓/約翰·保羅/安吉拉·斯庫拉/瑪格麗特·魯斯福德/比爾·納吉/傑拉丁·卓别林/帕特裡克·卡吉爾/PeterBartlett/DilysLaye/AngelaPringle/JennyBridges/ArthurGross/Balbina/AnthonyChinn/JoseSukhumBoonlve

語言:英語/法語

類型:喜劇/愛情

上映日期:1967-01-05(英國)

英國 108分钟

香港女伯爵ACountessfromHongKong(1967)的劇情介紹

馬龍·白蘭度、索菲亞.羅蘭等合演。描述一名美國富豪乘郵輪回美國,途經香港時,一名落魄的白俄女伯爵潛入其房間,意圖偷渡美國,結果讓富豪發現,二人經談論之後共随愛河。此為喜劇大師查理.卓别林最後一部作品,亦是他唯一的彩色片,成績雖然較其代表作失色得多,但仍維持頗高的喜劇效果,而且拍出了一點人情味。可惜男女主角選擇不當,趣味性打了折扣。

香港女伯爵ACountessfromHongKong(1967)的短評

  • 出口

    導演對待它眼前事物抱有的隻是單一 固定的觀點。
    中全景鏡頭的場面調度從頭到尾都是相似的。在這個不斷重複再重複的觀感空間裡,肢體與人物的秘密一窺即到底。
    觀看的過程是剝削女性(女主)的過程,并時常帶有男性凝視。男主馬龍·白蘭度是這種凝視 在熒幕中的代言人,施行者。而角色又是導演的提線木偶。由導演-人物-觀衆三方共同參與的一場剝削電影。所以,這種電影的存在很可怕。

  • 瑞波恩

    作為喜劇大師的遺作,也是第一部和最後一部彩色片,本片的曆史價值大于娛樂價值。說本片是喜劇片,毋甯說是一部科普如何偷渡到米國并順利合法移民的科普片。雖然算不上經典,梗也不好笑,劇情有些不完美,但置身碧海藍天,看着索菲亞羅蘭與白蘭度同框便已傾國傾城了。

  • mOco

    最後的一部浪漫愛情輕喜劇,卓别林依然在拯救落難女孩,雖被掩蓋也能看出片中對世局的隐射。無論是橫向與同時代作品,還是縱向與卓别林自己的作品比較,都實在不夠出色。事實上,這片結構完整,故事也頗有趣味(尤其是最後),空間的參與叙事也算前衛,隻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駕馭卓别林式的肢體喜劇。

  • La Notte

    我并不覺得影片很糟 馬龍白蘭度為索菲亞羅蘭心神不甯那段真是太迷人 而古典電影的唯一通病就是一個吻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不太喜歡這點~

  • letdouman

    有查理·卓别林、馬龍·白蘭度和索菲娅·羅蘭坐鎮都成不了一部優秀喜劇,失望之情,不言而喻。看在大師的最後之作及男女主還風華正茂的份上,勉勉強強補夠三顆星,不緻太難看。

打開App,看更多熱門短評

香港女伯爵ACountessfromHongKong(1967)的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