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支歌FiveEasyPieces(1970)的劇情介紹
巴比(傑克·尼科爾森JackNicholson飾)出生于音樂世家,但不知何故,他放棄了音樂,靠在石油鑽井上工作度日。在餐廳做女招待的女友雷伊時常令巴比心煩,但他卻又始終不忍與其分離。巴比行為頗為浪蕩,抓住各種機會與陌生女人偷歡;在擁堵的公路上胡鬧發洩;聽到女友懷孕的消息後向唯一的朋友埃爾頓發火。埃爾頓因搶劫被捕,失落的巴比拜訪正在錄制鋼琴曲的妹妹,卻聽到了父親病重的消息。巴比與雷伊驅車前往華盛頓探望父親,半路搭載了兩位奇怪的搭車客:一位憤世嫉俗具有反社會傾向的女人與她的同性密友,一路颠簸後,巴比獨自探訪父親,此時後者已經中風,認不出他了……
五支歌FiveEasyPieces(1970)的影評
新好萊塢的幽靈
(九月末二戰托福的産物。)Professione: reporter (1974)動筆寫新好萊塢,契機竟是尼科爾森,放在一年前怎麼也不會料到。不過也對,看來陌生感是表達欲的養料,當我嘗試談論一張過于親密的面孔——崔師傅頂着莫西幹頭鼓 ...
那天喝大了,逼着一桌人相信這是我40年前拍的……
對這類故事無抵抗力。厭倦了資産階級的無聊虛僞又無法融入瑣屑平庸的工人階級,夾層狀态中漸漸失去歸屬與身份,隻有在不斷的逃避中才能獲得片刻喘息。路途中蕾絲搭車客直視鏡頭痛斥消費主義,信仰阿拉斯加的淨土,與前些年大量背離北上廣湧入大理的文青如出一轍,故事總在反複。最後的嬉皮年代逝去後大量湧現此類描繪虛無探求、荒謬人生的電影,幾乎是整個西方影壇的現象,但總為男性主導,這類故事我還蠻希望有性轉版本的。從《過客》看到這部,三四十歲的尼科爾森幾乎是為這類迷茫的追尋者角色而生的,七十年代确是屬于尼科爾森的年代。
“ 一個不愛自己,不愛任何人的人,怎麼能指望别人愛你。”★★★★
“我居無定所一事無成,我并不是在這狗屁的生活裡追尋什麼,而是在逃避,免得事情越變越糟糕,希望每一次新的開始帶來好兆頭。你懂我的意思嗎?”
揮霍的天賦,垮掉的一代,孤單的靈魂;基調甚好,隻是瑣碎零散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