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訊息Lebenszeichen(1968)的劇情介紹
我們所遭遇到的是深刻的痛苦缺乏症,這對人類是毀滅性的。
生命的訊息Lebenszeichen(1968)的影評
短評差幾個字...
二十出頭拿了卡爾邁耶獎的劇本,處女作長片,拿了銀熊獎;十五歲來到祖父曾經探索的科斯島;Nun, da ich sprechen kann, was soll ich sagen? "他想不出合适的字句來表達自己,來讓别人理 ...
二十出頭拿了卡爾邁耶獎的劇本,處女作長片,拿了銀熊獎;十五歲來到祖父曾經探索的科斯島;Nun, da ich sprechen kann, was soll ich sagen? "他想不出合适的字句來表達自己,來讓别人理 ...
原來這就是赫爾佐格的處女作,很厲害啊,詩意的瘋狂。若幹年後他跟金斯基的合作絕對不是偶然,哈哈。對裡面一句話印象很深,“你能從肖邦的鋼琴曲裡聽見他咳血的聲音嗎”
什麼時候能在漆黑電影院裡大熒幕上看一次就幸福死了。。。
倒是從這一部開始對你改觀了,所以處女作都是井噴,後面全部消失殆盡。黑白影像,贊一個。
沒想到看的赫爾佐格的第一部電影就是他的處女作。電影裡紀錄性的鏡頭和大量的旁白,使片子有點紀錄的影子,詩意和寓言性相結合的情節比較獨特,戰争背景的電影沒有戰火,取而代之的是煙花,悠揚輕快的音樂把人帶入一種超脫的境界,像那成片的風車田。。
重看之後的兩部劇情片再看他首作,發現早期這仨都具備有兩種觀察方法:和物的運動同頻的旁觀、和超出具體情境的審視。另一方面物的運動自身也呈兩種:人與物的行動蓄積着對該情境穩定性的破壞——這是導演激情的實在化。同時人自身也會萌發出超越境況的意識(呈現為一種對自身處境甚至自己身體的不可理喻,像标記裡的自視、侏儒裡的狂笑、阿基爾裡的麻木——是導演淩駕于一切之上的意志在靜态中再回饋到人身上)
攝像機的運動同物的運動都具有共通的的兩種架構,而這實際上不過是赫爾佐格對偏執狂的兩種表達方式,淩駕部分也不過是一種更深的偏執。所以他的電影之所以能被感同身受而卻無法産生共情的原因可能也有,兩層架構背後隻有導演統一的意志注入其中,而意志是原初的,是實在物呈現在影像上的沖擊力,而共情是建立在早已被剝去的價值取向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