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唱,一個不唱L'unechante,l'autrepas(1977)的劇情介紹
通過兩位女性1960年代到1970年代的生活,Varda構築了一部女性主義的曆史。故事描述了兩位迥異的婦女15年的關系。她們都體會到了西蒙娜·波伏娃的那句名言:“女人并非生來就是女人,她們是後來變成女人的。”
Pauline城市中的中産階級女孩。與其家庭的傳統保守大相徑庭,她17歲時離家立志要做個歌手。Suzanne年紀稍大些,是個農村姑娘,她的情人自殺了。她獨自帶着兩個私生子,第三個也快要出生了。盡管兩個女性沒有多少共同之處,她們卻仍然相處融洽。
後來她們被迫分開了。Suzanne去了法國南部,建立了一個家庭計劃中心。Pauline則組織了一個女性的吟遊樂隊,以她們的歌曲促使人們覺醒。多年以後,Pauline和Suzanne在一個争取堕胎權利的集會上又相遇了。她們重新回到從前。
Pauline城市中的中産階級女孩。與其家庭的傳統保守大相徑庭,她17歲時離家立志要做個歌手。Suzanne年紀稍大些,是個農村姑娘,她的情人自殺了。她獨自帶着兩個私生子,第三個也快要出生了。盡管兩個女性沒有多少共同之處,她們卻仍然相處融洽。
後來她們被迫分開了。Suzanne去了法國南部,建立了一個家庭計劃中心。Pauline則組織了一個女性的吟遊樂隊,以她們的歌曲促使人們覺醒。多年以後,Pauline和Suzanne在一個争取堕胎權利的集會上又相遇了。她們重新回到從前。
一個唱,一個不唱L'unechante,l'autrepas(1977)的影評
《一個唱,一個不唱》影評
生或不生,這是一個問題。一個唱,一個不唱,但她們都是捍衛女性權利的勇士。在1977年就已經有這樣的電影,它遠見又超前。堕胎合法問題、生育意願問題、寡婦歧視問題、單親家庭問題、女性在傳統婚姻觀中的地位問題……至今萦繞我們的耳畔。有人說 ...
真正的女性主義
感人肺腑的女性友誼,雙生花的成長、相互奉獻扶持與忠誠。以女性導演的視點,審視女性與其自身,瓦爾達真正做到了對女性友誼不帶偏見色彩的描摹,自尊自愛而不自耀。瓦爾達對于其中男性角色的描述亦很值得令人回味,例如男攝影師這一角色。當男攝影師 ...
1977年的瓦爾達說,我是堅定的女權主義者。她說“我的身體是我的,胖瘦都是我的”2020年的一些女性說,“我隻是女性主義者,我可不是女權主義者。”退讓讓你的日子好受一些嗎?
瓦爾達的女性意識覺醒總是自然柔滑而不突兀,自尊自愛而不自恃,開放包容的程度已超越時代所為
一個跑遍法國周遊列國,用歌聲贊美女性的身體和靈魂;另一個留在自己的小鎮,獨立撫養孩子,在家庭計劃中心工作,疏導迷茫的女性。電影把她們遭受的巨大痛苦和困難,隐藏在嬉皮般自由而色彩豐富的生活和一首又一首有趣的民謠後面一筆帶過,但正是她們的堅強,才能讓女性運動一直傳承下去 #CC修複版
Agnès Varda真的是偶像,有洞察能力還有幽默感的創作者,如侯麥,很自然地會要麼悲天憫人要麼cynical,而像Varda這樣對自己的角色可以像知心朋友一樣開開玩笑然後将她們沐浴在愛之中,簡直自帶天使光環啊!
女性主義大概就應該是這個樣子,不管導演是在用電影思考女性的地位和出路,還是在表達。一個唱與一個不唱從一個友誼的起點出發,由旁白與明信片勾勒兩條不斷變化的女性成長之路,外化不同,内化合一,終于友誼。最後導演把鏡頭給了新一代更獨立更激進的女性,帶着擔心。看時略覺平淡啰嗦,再想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