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媽媽MammaRoma(1962)

導演:皮埃爾·保羅·帕索裡尼

編劇:皮埃爾·保羅·帕索裡尼

主演:安娜·馬尼亞尼/埃托雷·加羅福洛/弗蘭科·奇蒂/西爾瓦納·科爾西尼/路易莎·洛亞諾/保羅·沃爾波尼/盧恰諾·戈尼尼/維托裡奧·拉帕利亞/皮耶羅·莫爾賈/弗蘭科·切卡雷利/馬切洛·索倫蒂諾/桑德羅·梅斯基諾/弗蘭科·托沃/帕斯誇萊·費拉雷塞/萊安德羅·桑塔雷利/埃馬努埃萊·迪·巴裡/安東尼奧·斯波萊蒂尼/尼諾·比翁奇/尼諾·文齊/瑪麗亞·貝爾納迪尼/桑蒂諾·奇蒂/雷納托·蒙塔爾巴諾/蘭貝托·馬喬拉尼/馬裡奧·西普利亞尼

語言:意大利語

類型:劇情

上映日期:1962-08-31(威尼斯電影節)/1962-09-22(意大利)

意大利 106分钟

羅馬媽媽MammaRoma(1962)的劇情介紹

“羅馬媽媽”(安娜•麥蘭妮AnnaMagnani飾)将十六歲的兒子艾萄裡(EttoreGarofolo飾)從鄉下接到城裡,艾萄裡多年不見母親,顯得害羞和沮喪。媽媽在屋裡放起音樂邀請兒子一起跳探戈舞。她在城裡的集市上做着蔬果的買賣,總是告誡艾萄裡不要和他的狐朋狗友混在一起。艾萄裡經朋友介紹喜歡上一個已經有小孩的妓女,并且賣掉媽媽的老唱片換錢給妓女買禮物。媽媽得知此事十分擔心,委托好友引誘艾萄裡使他忘記那個妓女,并且幫兒子找了一份工作,看着兒子日漸走上正軌,媽媽很高興。而此時當年羅馬媽媽的皮條客找到了她,用告訴艾萄裡她的不堪過往來勒索錢财,羅馬媽媽被迫無奈重操舊業……

羅馬媽媽MammaRoma(1962)的短評

  • 歡樂分裂

    在逆境中倔強如野草生存,以歡笑和歌唱抵禦生活的艱辛,以近乎蠻荒的頑強生命力紮根于大地,成為人類社會圖景中具有象征意義的「媽媽」——用包容和寬宥接納自甘下沉的男性,用磅礴深沉的情感去滋養感化無可救藥的堕落,從開場「最後的晚餐」起始直至結尾「基督受難」,這是一條屢受盤剝的女性苦難十四路。
    典型的新現實主義之作,自然光下戰後尚未複原的破落凋敝之情形,真摯而具有爆發力的表演,折射出的階層差異和固化(追溯祖上),一個左右對立的世界,一個兼有卡比利亞和死神的混合體;漫步自訴兩段太好了,她控訴,她呐喊,在黑夜裡久久飄蕩。

  • 失意的孩子

    7.9 【TPM】最後晚餐開頭,耶稣受難結尾。又是一出不知該歸罪于誰的悲劇,羅馬媽媽望向羅馬,到底望見了什麼?叫她地球媽媽吧,那麼悲傷是屬于世界的。

  • On a wire

    看到曾經的皮條客對曾經的妓女說:“如果不是你我不會變成皮條客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種男人是多麼地無恥。
    可以有的美好生活被兩個男人毀了,被皮條客威脅如果不重操舊業就把她曾經是妓女的事情告訴兒子,兒子在其他人那裡知道母親晚上站街之後變得癫狂,可惜世界上所有人都不會像他母親那樣包容他,最後以一種罪人的姿勢逝去,她的心也跟着破碎了。
    底層使用底層熟悉的“卑劣”手段試圖跨過階級之後,迎來的依然是墜落,這就是新現實主義想要表達的麼。
    兩段黑夜行走的長鏡頭帶給我極大的觸動,一段告别黑夜,一段是再次陷入黑暗。

  • 冰紅深藍

    【藝海 2K修複版】帕索裡尼第二作,也是他所有長片中最溫熱動人的一部。1.在接續新現實主義(對底層平民悲苦生活的注目、自然光與實景粗線條拍攝)遺脈之餘,融入了觸目的宗教性元素,還置入了恍若費裡尼心理現實主義風格的段落。2.開篇以[最後的晚餐]構圖呈現婚宴,卻又用豬的闖入與“不雅”對歌解構神聖性,粗俗歡脫氛圍則似費費電影;收尾近乎平視地展現躺着的“受難”兒子,戲仿安德烈亞·曼特尼亞的名畫[哀悼基督];維瓦爾第音樂穿插。3.羅馬媽媽在後景布滿亮白路燈、前景僅可見人影的暗夜裡前行,一邊向身旁流變的過客講述身世,契如懸浮在墨黑的異世界中,任由“濃霧鏽蝕了骨頭”。4.安娜·馬尼亞妮将性格奔放豪爽又一心為子奉獻的母親演繹得真切可感,高聲大笑與淚流滿面都令人動容。5.共跳探戈舞與同騎摩托車的短暫歡悅時刻。(8.5/10)

  • 吳邪

    @2021意大利電影大師展。
    像是卡比利亞之夜的後續,豪爽愛笑的她成為了羅馬媽媽,想帶小武般的兒子過上更好的生活,卻發現窗外的斷壁殘垣無法逾越,美好生活觸不可及…
    兩次黑夜中路燈下的行走,和過客們聊天,一次大笑的告别,一次痛苦的從頭開始,一代又一代走不出階層的命運,“如果他們有錢,他們也是良民,究竟是誰的錯?”;兩次推開窗戶所見,一次是墳墓,一次是廢墟,教堂和高樓那麼遙遠;開頭的婚禮和結尾的受難;多次響起的二十年前的被遺忘的旋律;穿過建築時被外框牢牢圍住;醫院裡裝睡的病人…

打開App,看更多熱門短評

羅馬媽媽MammaRoma(1962)的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