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槍(2022)的劇情介紹
越南青年阮國非為早日還債,淪為“逃跑移工”,他勤奮工作期待還鄉,不料2017年在河邊被舉報竊車,遭警察連開九槍不治身亡。輿論支持警方執法,卻留下一連串謎團,為何警察要對赤裸的移工連開九槍?是什麼迫使他成為逃跑移工?拘捕畫面、家屬訪談、相關報導交錯,深藏其中的共犯結構逐漸浮現。蒼涼景色搭配取自阮國非臉書文字的旁白,宛如回返幽靈訴說憂傷的短暫人生。
九槍(2022)的影評
豐富的視角
開篇就是當事人的執法記錄儀拍攝的主觀視角畫面,勁爆、刺激,先讓你看到一個抓捕現場的開始,這一下就把觀衆摁倒在影院的座椅上了,勾起你的好奇心,吊着你的胃口讓你必須繼續往下看。接下來視角轉換為另外一個人的主觀視角,這個視角全程使用穩定器 ...
2.5 初心是好的 但對於素材和訪問的運用我有保留
我們對弱勢族群的態度,決定我們與ㄐㄑ的距離。
以紀錄片來說差強人意。主角阮國非的故事中間穿插大量關於其他非法/逃逸移工的新聞素材與訪談,雖然勉強可以看出以關懷移工待遇及台灣移工結構性問題為大框架,但公安事故、漁船虐死、宿舍火災、捷運移工抗爭等每個事件都止於蜻蜓點水,情感動員力量不足以外,除了拋出一個個歸諸結構的絕望言論,無從提供更深入的議題探索,不免令人遺憾。阮國非這一方亦然,電影平等地提供警方家屬意見與阮家遺屬的痛訴,然而對於兩造的觀點毫無辯證的企圖心,再考慮密錄器影像的殘酷如何先行地逼迫觀眾同情阮國非,電影究竟希望達成什麼真相、想要促發什麼思考呢?(甚至有一點以死亡作為奇觀震懾觀眾的隱慮)阮氏喪命與其他移工之冤死毫無線索地並置,「九槍」出現其他那麼多無關的移工事故,更令人感覺主題流於渙散,寧可導演專注一個問題好好挖掘。
海報上寫「殺死他的,真的隻是子彈嗎?」,這追問從電影的第一分鐘到最後一分鐘都從未停止,無論是電影中出現的人還是坐在影院的觀眾,都面臨著同樣的道德的審判,以此推廣開的是我們每個人希望有一個怎樣的社會,我們應該如何對待不同族群的人。我們每個人對社會的願景都決定著社會的真實面貌。作者論也好,攝影機鋼筆論也好,讚嘆導演不迴避自己的立場,切身的投入這一議題和紀錄片。導演在映後的最後講「我們對待少數族群的態度決定了我們與極權國家的距離」,這句直接又尖銳,但的確如此,也是警醒。
社會議題性紀錄片,有大量空鏡,警察辦案錄像佔比重,警察開槍是否合理是影片辯論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