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想的太多,要求太多。如果這是在一個狂飙突進的年代,或許有一些人能夠成功。但大多數年代的大多數人,生活往往意味着平淡,個人理想抱負往往隻是美好的回憶。我們需要的是,是秉持内心的信念,像井口清兵衛那些活着。

電影中,有兩個片段,一個是藩主要他去與敵人的家臣決鬥刺殺,他一開始并沒有服從命令,首先是拒絕。可能是家人的牽絆,可能是長久來意志的消沉。長官威逼,也隻能應答。這是普通人通常的行事—你内心秉持的家庭信念,但敵不過長官意志。他這裡講了很多家庭的事情,在武士眼中,服從家主,首先要照顧家人。這種責任感令人感動。

看完以後,我常常回憶起電影前期的一個片段:武士在幹完活以後,同事想着去哪潇灑,他一個人道别,趁着黃昏徑直回去,照顧家小。

生活的清貧和武士的堅守,讓人回味悠長。

另一個片段是,結尾處,女兒回憶,武士的同事大多在明治時代活的風生水起,他們感念清兵衛是一個不幸的男人。

女兒卻說,在父親眼裡,他是一個幸運的人,有可愛的女兒,聰慧美麗的青梅竹馬朋江。

這種幸福,并不是對生活的低欲望,而是看透了生活的本來面目,内心能做到清潔自守,有所持。

對于大多數人來講,有所持,比追求,更能獲得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