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苦盡柑來》,在預告片階段就期待值拉滿了,一方面是IU和樸寶劍的顔值實在太矚目,另外則是自己的偏好:相比于霸道總裁與公主的浪漫愛情,更喜歡窮姑娘和傻小子曆經重重困難依然相濡以沫、不離不棄的動人傳說。在看劇的過程中,可以說每一個情節,都處理的舒适、自然,完美符合預期,刷完大結局後更是久久不能平靜。
寬值對愛純的愛完美的诠釋了窮小子該怎麼樣去好好愛一個女生,也很好的诠釋了作為一個男人應用的責任與擔當。在家人面前寬值會堅定的維護自己的老婆,即便是面對自己的親生女兒也不例外;為了養家,寬值幾乎風雨無阻的出海捕魚,默默承受着工作時的痛苦和委屈;哪怕在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時,仍然把窗戶透風的地方都修好,把櫃子高處的東西都拿下來以免愛純夠不到。可以說,寬值從小到大,從生到死都一直深愛着愛純,讓人動容。
金明和英凡的愛情線也探讨的很深刻,如果說寬值在船上聽到愛純的呼喚後直接遊回岸邊多少有點理想主義色彩的話,金明和英凡的故事則把我們拉回到現實:兩個相愛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種種現實的問題無法在一起。可以确定的是,英凡是愛金明的,可是他終究沒有辦法走出母親所帶來的桎梏,因為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為了真愛同寬值一樣與自己的親生父母鬧得很僵(劇中淡化了寬值母親的反應,現實中會劇烈的多),這也是現實中大多數人都會面臨的問題,金明清楚地的知道這一點,她清楚僅僅靠着對英凡的那份愛難以掃清婚後的一地雞毛,所以她才會毅然決然的離開,很痛,但必須承受。好在最後一刻兩個人有了體面的分手,作者也安排了英凡母親未來的慘狀來撫慰我們的心,也算是為兩人的故事畫上了完美的句号。
關于三代女性的托舉,光禮得知愛純在叔叔家過得并不如意時直接接走愛純,表示無論如何也不讓愛純當海女或保姆,後來又在如此拮據的生活下依然用錢去讨好老師來幫助愛純得到“公平”;愛純則是無論如何也要讓讓金明學着騎小車,遠離勞苦家務以及砸鍋賣鐵供她讀大學……無論是光禮還是愛純,生活中都經曆了太多的苦難和遺憾,然而在面對自己的孩子時,她們都不想讓孩子把這份苦難和遺憾再次重演,反而拼了命地想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深深愛着的。正因如此,愛純和金明長大後都可以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面對任何人都可以不卑不亢的生活。
銀明的故事則也是大家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父母的偏心。正因為這種偏心,才讓銀明迫不及待的想要證明自己,以取得關注。然而越是急于求成,越是容易受挫(後面寬值受刺激後貸款買門市受騙也引證了這一點),于是和父母的矛盾不可避免的爆發了。但這期間,銀明也意識到父母不光可以為姐姐賣掉房子,也可以為自己賣掉多年來陪伴自己的捕魚船,他意識到父母其實也是深愛着自己的,矛盾爆發後反而讓銀明和父母的心聯結的更加緊密。
銅明的故事幾乎貫穿始終,喪子之痛心如刀割,從此“銅明”幾乎成了夫妻雙方的禁語,誰也不會提及,然而痛苦卻隻能被隐藏不能被消除。尤其是寬值,每當看到妻子在銅明的墓前絕望痛哭時,他需要承受雙倍的痛苦,以至于多年來無法和妻子一起去墓前探望,隻能錯開時間。讓人意外的是,孩子們在銅明去世後竟然不約而同的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讓人看着揪心,孩子們其實什麼都懂。
最後前船長以及前會長夫商吉的故事也很有趣,幾乎貫穿全劇始終。起初作為愛純的相親對象,以一個易怒家暴男的形象出現;後面又作為船長、會長等角色當起了寬值、愛純的絆腳石,最終在愛純當選會長後才開始消停;在家裡,夫商吉強盛時對妻子和孩子嚴格控制,失勢時又變成了無能狂怒的代表。在結局以前,可以說夫商吉是一個徹底的負面形象了。然而,作者在夫商吉老年後有意往回找補了夫商吉的一些正面形象,包括主動約老婆騎自行車,拿出積蓄幫銀明也就是自己女婿找出罪魁禍首……乍一看顯得有些多此一舉,然而仔細揣摩發覺這樣也算合理,因為作者在寬值被孩子訓斥時就曾告訴過我們:人老了之後心是會變軟的。當然我并不是說因為夫商吉做出了改變就要去原諒他,包括他老婆在知道他已經做出改變後依然堅定和他離婚我也覺得是十分正确的選擇,即便是最後那個略顯開放的結局,我也不覺的二者會真的舊情複燃。我想要表達的是,人并非都是一成不變的,也許曾經那些被我們判處過“死刑”的人突然有一天要浪子回頭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可以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好轉,拉他們一把,而不是再次一腳踢開,即便這輩子無法原諒,也可以去試着肯定他們的轉變。
整個劇橫跨六十餘載,幾乎曆經三代人,小小的濟州島上見證了寬值愛純的矢志不渝,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女性為了擺脫壓迫而做的努力,也見證了無數的日升日落,雲卷雲舒。閉上眼,仿佛再次回到了那片油菜花田,想象着青年愛純、寬值在花田裡嬉戲玩耍,或相擁而泣,不禁感歎,也許這就是人類共有那最真摯、美好而又純粹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