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别慌张》讲了个很俗的故事,从头到尾都在观众的意料之中。但我猜想寻找跌宕起伏剧情的观众也不会关注这部剧。甚至可以说,《大王别慌张》就是喜剧大会“选手+观众”的团建剧。我很喜欢团建剧,能给我早年情景剧提供的生活的熟悉感。现在的影视剧都太追求戏剧化了,没人关心生活——也没人能写生活。人的生活,妖怪的生活,本质也没什么区别。

其实有时候,我就只是想看看熟悉的生活,只是现在的内娱很难找到,大概因为没人在写小人物了。但人有时候真得有走入舒适区的需求,这两年生活倒逼着人走出舒适区,舒适区都成了我们回不去的故乡。取经的故事我已经不想看了,不想走出去,就想看老老实实过日子的故事。

这可能和年龄感有关。剧里玲珑塔小时候不想练习功夫,说自己是个无忧无虑的熊猫。之后师父和他说,练吧,总会有忧虑的。这话说得太好,让人差点哽咽。人生就只会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觉得这话是老生常谈,另一个阶段就是听了这话会一声叹息。

我们小时候做的各种练习,都是对长大后面对忧虑的提前练习。玲珑塔是不好好练习的,所以他功夫不行,要到花脖子山后临时抱佛脚,拿人家的秘籍来学。他学的这个法术也很有意思,要心里有守护的人,这个法术才能施展出来。我想玲珑塔小的时候,是无忧无虑熊猫的时候,这秘籍给他也是学不会的。

有些人生秘籍就是要用无忧无虑去换的。栅栏术就是要等人有忧虑时,才学得通。因为人在知道忧虑是什么的年纪,大约也知道了牵挂和记挂。而且栅栏术是个防御术,不是进攻的法术,不具备破坏性。就像玲珑塔,像花脖子山的小妖们,看起来热热闹闹的,也天天喊着吃唐僧肉,练兵练的像模像样,但其实肯定受不住大圣一棍子,防御系统没被破坏肯定也挨不住的。

这个时候就得有个兜底的人。然后就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孙悟空。他知道小妖们的虚张声势,天天说吃唐僧肉,但这个话说起来就像我许愿一夜暴富一样,真实现了也是很吓人的。

当然用孙悟空兜底叙事的结构也不新鲜,《小妖怪的夏天》就是这样。好像大家都相信,就算是小妖,也不会被平白无故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死。孙悟空,就是普通小妖的神,他肯定懂我们。

小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孙悟空,后来觉得自己可能都不是八戒,只是干活的沙僧。再后来意识到,我们不是主角团里的任何一位。我们是山上的小妖,上班干活下班睡觉。我们在故事里存在的目的就是某个时刻进入主线,被主角发现,然后一棒子打死。但是是孙悟空,这棒子就打不下来。他当然也可以打下去,但他走掉了,就是慈悲。而在有忧虑的时候,我们就期待生活的慈悲。